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败涂地相关成语有哪些

一败涂地相关成语有哪些

来源:刀刀网


一败涂地的相关成语是:一败涂地、死败涂地、壹败涂地。

一败涂地的拼音是:yī bài tú dì。注音是:一ㄅㄞˋㄊㄨˊㄉ一ˋ。词性是:成语。

一败涂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一败涂地详细内容】

⒈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引《汉书·高祖纪上》:“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颜师古注:“一见破败,即肝脑涂地。”《宋史·理宗纪四》:“北兵方入唐州界,子澄已率先遁逃,一败涂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事皆子虚乌有,证佐亦莫不倒戈,遂一败涂地。”冰心《寄小读者》二七:“一败涂地的拿破仑,重过滑铁卢,不必说他有无限的忿激、太息与激昂。”

二、汉语大词典

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汉书·高祖纪上》:“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颜师古注:“一见破败,即肝脑涂地。”《宋史·理宗纪四》:“北兵方入唐州界,子澄已率先遁逃,一败涂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事皆子虚乌有,证佐亦莫不倒戈,遂一败涂地。”冰心《寄小读者》二七:“一败涂地的拿破仑,重过滑铁卢,不必说他有无限的忿激、太息与激昂。”

三、国语辞典

一旦战败身死,则肝脑散落满地。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后形容失败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新唐书.卷七八.宗室传.永安王孝基传》:「夏城坚,攻之引日,宋金刚在近,内拒外彊,一败涂地。」《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

四、典故

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例如一个商人因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推销劣货,但消费者却不去上当,于是这个商人货物积滞,周转不灵,而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又如一个球队,因为球员间合作得不紧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脚乱,以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五、关于一败涂地的反义词

百战不殆  东山再起  不败之地  旗开得胜  一鼓作气  克敌制胜  

六、关于一败涂地的诗句

一败涂地的战争将他们交付给了树林深处的衰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败涂地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