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的引证解释是:⒈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前与长袍合为官定的常礼服。引清赵翼《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老残游记》第三回:“本日在大街上买了一匹茧绸,又买了一件大衣呢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个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马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瑞丰穿着最好的袍子与马褂,很像来吃喜酒的样子。”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七段:“画上画着个大胖孩子,穿着他父亲大马褂子和云头鞋。”管桦《烙饼》:“他拉过一领苇席,盖上麦种,站起身,一手提着风雨灯,一手把滑下肩头的棉马褂子往上提了提。”。
马褂的引证解释是:⒈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前与长袍合为官定的常礼服。引清赵翼《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老残游记》第三回:“本日在大街上买了一匹茧绸,又买了一件大衣呢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个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马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瑞丰穿着最好的袍子与马褂,很像来吃喜酒的样子。”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七段:“画上画着个大胖孩子,穿着他父亲大马褂子和云头鞋。”管桦《烙饼》:“他拉过一领苇席,盖上麦种,站起身,一手提着风雨灯,一手把滑下肩头的棉马褂子往上提了提。”。 词性是:名词。 注音是:ㄇㄚˇㄍㄨㄚˋ。 拼音是:mǎ guà。 结构是:马(独体结构)褂(左右结构)。
马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马褂mǎguà。(1)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衣服。
二、国语词典
骑马时所穿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原为满族的服装,沿为常服或礼服。
三、网络解释
马褂马褂是服饰名,对襟、平袖端、盘扣、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分为大襟马褂、对襟马褂等。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男性正装“袍褂”的外褂则较长,长及膝盖或更偏下,与短款的马褂不同),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男女皆可穿。(女性马褂在款式和装饰上略有不同。)至时期又升格为礼服,统用黑色面料,织暗花纹,不作彩色织绣图案。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
关于马褂的诗词
关于马褂的诗句
关于马褂的成语
骑马找马 风马牛 露马脚 马去马归 死马当活马医 马马虎虎 下马威 得马失马 马前卒
关于马褂的词语
关于马褂的造句
1、身穿白底衬衫,外罩藏青色排扣马褂,下穿蓝灰色三叉裤,足踏褐色布底鞋,内套青丝袜。
2、穿着蓝色长袍,外罩一件黑马褂,头戴礼帽,显得神采奕奕,儒雅风流。
3、这算不上诗,但是却比之也不差,而且五步成诗,想来也难能可贵,赏黄马褂一件,点位状元。
4、雷震带着一队溃兵来到八里台的时候,正遇上洋兵进攻,炮火硝烟中,他只瞧见聂士成穿着整齐的冠服,外披黄马褂,横刀跃马,威风凛凛的立于桥头。
5、福琛偷偷的从作坊里收集了一些有毒的染料,用蜡质的衣服口袋包好,藏在他那马褂官服的褶子里顺了出去。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