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置法的行为机关的行政处置有?

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置法的行为机关的行政处置有?

来源:刀刀网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机关受理案件后,应当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根据所涉及的行为是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别作出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规定,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据此,机关受理案件后,有两种审查处理结果: 一是,机关对源于报案、控告、举报、投案的治安案件受理登记后,应当对有关的材料以及提供的情况进行初步的审查。经过审查,机关认为所涉及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对治安案件立即进行调查。当然,这时作出的判断是初步的,不排除机关经过调查以后,确认原“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际上涉嫌犯罪的情况。 二是,机关经过审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这里所说的“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案件涉及的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体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 案件所涉行为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对此,机关应当作撤销案件处理。2. 案件所涉行为属于其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对此,机关可以将案件及时移送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向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报案、控告、举报、投案。3. 案件所涉行为涉嫌犯罪的,对此,机关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以上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形,机关在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时,应当将作出上述结论的法律依据及主要事实根据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予以说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 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是: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尊重和保障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1、警告。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轻的处罚,主要针对初犯、偶犯、违法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较好的人。2、罚款。机关勒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以惩戒其违法行为。3、1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这是人身自由的较重处罚。这主要是针对情节较严重或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4、吊销机关发放的许可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