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赔偿后不需要死刑如何处理

2023赔偿后不需要死刑如何处理

来源:刀刀网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家属没有法定的赔偿义务,也就是说,家属可以不赔偿,但是注意,要分清被告人的财产和家属的财产,还有,家属愿意赔偿的,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之一考虑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关于适用的解释》 第一百五十五条 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有。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死刑是我国刑罚种类的一种,是主刑中处罚最严厉的,我国还未取消死刑制度,执行死刑采取决或注射的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3种观点: 死刑犯获国家赔偿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玉石挑夫“运毒”案终于尘埃落定,曾被判处死刑的当事人莫某、谢某分别获得了国家赔偿。这一案件的依法改判,是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坚持和尊重。2008年9月,莫某、谢某被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级人民判处死刑。但他们坚称不知道行李包里有毒品。随后,委托莫某、谢某“送货”的熊*江被警方抓获,他供称“他们(莫某、谢某)不知道是去运毒品”。2009年3月,在重审时,莫某仍被判处死刑,谢某被判处死缓。2009年7月,云南高院终审改判莫某、谢某无罪,进而获得了国家赔偿。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早在1996年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就明确规定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与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的执法理念并不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法治文明程度提高,我们的立法、执法观念由“疑罪从有”到“疑罪从轻”再到“疑罪从无”,这要求侦查机关在办案时,更注重证据的全面收集和保障。应当看到,同样是莫某、谢某一案,在一审、重审时被重判,反映出“疑罪从有”的倾向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一定影响。近年来,“聂*斌强奸杀人案”“佘*林杀妻”“李*明抢劫杀人案”等冤案时有发生,更向我们时时发出警示。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今天,坚持“疑罪从无”原则,才能有效确保无辜者在法律面前免遭冤屈。莫某、谢某案被依法改判,折射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执法者理解和接受,在越来越多的案件中发挥作用。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