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2、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3种观点: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七十二条,可知对患有严重疾病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笔者认为,精神病人根据其日常表现其病情有轻有重,但是如果病人有暴力犯罪行为,必然属于患者严重疾病。如果案件仅为一般刑事案件,且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应当不予批准逮捕,同时应向机关办案人员提供犯罪嫌疑人可能患有精神病的阅卷、讯问及询问等材料,说明不予批准逮捕的理由,建议机关变更其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要求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进行进一步鉴定,做到理由充分、形式合法。由于精神病人认知错误,其刑事犯罪案件往往以严重暴力案件居多,甚至是犯下命案,其社会危害性大,受害者及其家属和群众往往要求将犯罪嫌疑人依法严处。如果犯罪嫌疑人确系精神病人可以采取强制医疗的手段,其人身自由,防止社会危害性再次发生。但是对于疑似精神病人,在没有精神鉴定结论时,不能采取强制医疗手段。此时对疑似病人如果检察机关不予批准逮捕,机关在收到此决定后,根据刑诉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只能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因获得较大人身自由,其有可能再次施行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且由于群众对于不予逮捕的原因不了解,误认为检察机关徇私枉法,引发涉检信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又应当如何处理呢?笔者建议,检察机关应当先向精神病鉴定机构书面申请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而后再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因为根据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检察机关在申请鉴定过程中,因为没有在办案期限,所以不存在超期羁押的问题,且犯罪嫌疑人仍被羁押没有释放,人身自由受到严格,其再次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可能大大降低。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精神病鉴定依据的规定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2、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3种观点: 在我国刑诉法中精神病鉴定的依据规定为:1、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2、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3、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4、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5、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