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前,我对待妻子和父母的态度可能并不尽如人意。信佛后,我更加注重言语和行为的修行,但有时却因为过于强调佛法,导致与家人产生隔阂。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必然有其共业,我应该顺应他们的想法,而非强行改变。若是不断指责他们的行为,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反感。
学佛深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开始让我感到抵触。这不仅影响了我的收入,还增加了家人的经济负担。他们可能会误解为学佛导致了家境的贫困,从而对佛法产生反感。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与家人的沟通,而非一味地强调佛法。
在家修行者与出家修行者各有优缺,我们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修行方式。如果你的目标是专心念“弥陀”,求生西方净土,那么你无需为度化他人而烦恼。放下一切,坚定信心,具备信愿即可。对于家人,我们只需随缘而为,不必过于强求。若有人询问佛法,只需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地回答即可。
同时,我建议师兄们可以兼修“药师法门”。这与求生净土并不冲突,反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例如,在药师七佛中,“法海雷音如来”的愿力可以帮助我们对治不遵循正法的眷属。师兄们可以放下对物质生活的执着,但未明理的眷属仍然会关注物质生活。
总之,在家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家人的和谐,避免因修行而产生矛盾。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修行方式,以更好地度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