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接受模型是一种用来解释和预测用户对新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其中最常用的包括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扩展技术接受模型(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2)、以及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DOI)等。
技术接受模型(TAM)是由戴维斯(Davis)在19年提出的,主要包括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两个构建。感知有用性指的是个体认为使用某项技术能提高工作绩效;感知易用性则是指个体认为使用某项技术不费力。TAM认为,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个体对技术的采纳意愿。
扩展技术接受模型(TAM2)在TAM的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变量,如主管支持、培训等因素,来影响个体对技术的采纳。这样使得模型更加全面,能够解释更多的行为变化。
创新扩散理论(DOI)则是由罗杰斯(Rogers)在1962年提出的,主要强调了社会系统中新技术的传播和采纳过程。该模型包括了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和滞后者等不同的采纳群体。DOI认为,个体对新技术的采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兼容性和试验性等。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来预测和促进员工对新技术的采纳。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员工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应用TAM模型,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外部因素来使用TAM2模型,或者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采纳阶段来应用DOI模型。
综上所述,了解不同的技术接受模型之间的区别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促进组织中新技术的采纳和应用,提升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