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缓刑的具体流程怎么走

缓刑的具体流程怎么走

来源:刀刀网


缓刑的主旨: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于判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按照特定流程进行执行,包括交付执行、移交机关、实行担保方法、回访考察等。缓刑报道一般是一个月一次,违反报道规定可能导致缓刑被撤销。判缓刑会对个人产生影响,如无法参军、考公务员、出具无犯罪证明等,并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和考察机关的要求。

法律分析

一、缓刑的具体流程怎么走

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对宣判前关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释放,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不应再继续关押;

2.应当依法移送机关交付考察;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为了更好有效地监控,敦促缓刑人员认罪伏法,自觉接受监督改造,在落实其他措施的同时,可让缓刑犯写出保证书,保证遵纪守法,不再犯罪等等,还可以让缓刑犯的亲属写出担保书,并填写监督缓刑考察责任书进行担保,使他们知道自己负有一定的监督、教育责任,如果缓刑犯重新违法犯罪,就要追究其担保亲属相应的责任;

4.人民应当做好缓刑犯的回访考察工作,不定期检查缓刑犯的执行情况;

5.做好缓刑考验期满的宣布工作。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缓刑多久报道一次

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来说,缓刑报道一般是一个月报道一次,考察机关需要经常掌握犯罪分子的动态及表现,不仅如此,犯罪分子在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不得违反规定不报到,如违反报道规定,司法所会向县级司法局汇报,并建议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三、判缓刑有什么影响

缓刑有案底的有以下影响:判缓刑存在犯罪前科,无法参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无法出具无犯罪证明,影响子女及亲属入党、参军等政审。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结语

缓刑的具体流程包括:立即交付执行、移送机关考察、实行亲属和经济担保、回访考察、考验期满宣布等。对于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每月需报道一次,否则可能导致缓刑被撤销,收监执行。判缓刑会对个人产生影响,如无法参军、考公务员、出具无犯罪证明等,也会影响子女及亲属的政审等事项。在缓刑考验期内,应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并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和遵守会客规定。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章 立案、撤案 第三节 撤 案 第一百九十条 机关撤销案件以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重新立案侦查。

对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继续侦查。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五十九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辨认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四条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前款规定的“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