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债权转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债权转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来源:刀刀网


网贷行业中债权转让需注意瑕疵担保责任问题,转让并不仅仅是利益转移,还包括权利、义务和抗辩可能性的综合体。转让时需满足当事人合意、有效债权存在、可让与性和通知债务人等要件。同时,专属于原债权人的从权利不会自动转移给新债权人。互联网金融行业应合法合规,避免法律纠纷传导给后续债权,以保持平台产品稳定性和企业声誉。

法律分析

原债权人对新债权人负有瑕疵担保责任,从我们网贷行业来看,债权转让时应当注意两次债权转让过程中,瑕疵担保责任的落实问题。另外,债权转让中,担保权、利息债权等随主债权转移给受让人(新债权人),但专属于原债权人自身享有的从权利,撤销权、解除权不因债权转移而自然地转移。

一、债权转让的内涵

债权转让,法律上称为“债权让与”或“债权转移”,广义的“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的债权由第三方承受,即第三人参与债的关系而成为新的债权人。

二、债权转让的要件

1、当事人之间达成合意,即原债权人与新债权人达成意思一致;

2、须有有效债权存在,如果原债权人享有的债权无效(这就要求考察原债权的效力),当然不能转让;

3、所转让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有些债权是不能让与的:原当事人双方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离退休金债权)、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4、须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要件,但应以通知债务人为对债务人发生效力的要件。

三、债权“收益权”

一般,我们说物权有四个权能,其中之一就是收益权,而普通债权通常没有收益权一说。因为债的内容,既包括权利,又包括义务。如果没有进行破产隔离等手段,或给债权加上其他严格条件,在司法实务中,债权就是不稳定的。转让债权不是单纯转让“利益”,而是转让了“权利+义务+抗辩可能性”的综合体。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快速发展,法律支持相对滞后,对于民间组织开发的类金融产品,应当注意合法合规,避免转让债权的法律纠纷传导给后来的债权包或债权份额,影响平台产品的稳定性和企业声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债权转让过程中的瑕疵担保责任问题,我们网贷行业应予以重视。在债权转让中,担保权、利息债权等随主债权转移给新债权人,但原债权人自身享有的从权利不会自然转移。债权转让必须满足当事人之间的合意、有效债权存在、可让与性以及通知债务人等要件。此外,债权转让涉及的收益权不仅仅是利益,还包括权利、义务和抗辩可能性的综合体。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类金融产品,应合法合规,并注意避免法律纠纷对后续债权包或债权份额造成影响,以维护平台产品的稳定性和企业声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二十一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五条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者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公布。其他条约、协定的公布办法由规定。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