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犯罪后如何争取轻判并免除处罚?

犯罪后如何争取轻判并免除处罚?

来源:刀刀网


自首、退赃赔偿是犯罪后获得轻刑的最佳途径,应避免畏罪潜逃。残疾人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残疾人如有自首、立功、正当防卫等情节,同样可获得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在犯罪后,如果想要获得更轻的刑罚,最好的方法是尽快自首,并积极退赃并赔偿。同时,应该避免任何畏罪潜逃的行为。

犯罪后免除处罚的情形:

1、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2、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残疾人犯罪怎么判

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具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或可阻碍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残疾人从是否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残疾人和不具有刑事责任的残疾人。如果不具有刑事责任的残疾人涉嫌犯罪的,不涉及刑事判刑的问题。例如,十周岁的聋哑小孩,二十周岁的完全丧失刑事能力的精神病人等。如果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说明又聋又哑或者盲人涉及刑事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另外,补充说明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具有刑事责任的残疾人涉嫌犯罪的,符合法定事由的,例如,有自首情节、有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都是可以按照这些规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

结语

尽快自首、积极退赃并赔偿,避免畏罪潜逃,是犯罪后获得更轻刑罚的有效方法。同时,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对于残疾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和法定事由来判断。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