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无故意或过失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若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且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则为故意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六条和第十四条规定。
法律分析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一般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属于犯罪。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构成故意犯罪。因此,故意犯罪者应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