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贷款调研报告 篇3

贷款调研报告 篇3

来源:刀刀网


  20xx年2月农发行出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低风险贷款业务操作规程(试行)》,简化了低风险贷款操作流程,下放了贷款审批权限,大大提高了办贷效率。为切实管好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分析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业务防控信贷风险难点,就如何加强该类贷款的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本状况

  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是地方因公益性农业建设需要或对当地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农业建设需要,通过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向农发行申请并承贷,由地方将还本付息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或性债务收支计划,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归还相应贷款本息的贷款。低风险贷款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增长快,并全部为项目贷款。

  二是无不良贷款,贷款展期比例低。

  三是贷款利息全额由县级财政承担,补贴到位正常。四是贷款主要支持资金需求量大、社会效益明显的建设项目。

  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在发放和管理中,有着与其他贷款不同的信贷风险防控难点。

  一是信用评价难。地方财政是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建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且承担最终还款责任。地方信用是贷款风险的重要控制点之一。目前在该类贷款调查评估中,对信用评价仅仅从近两三年地方收支状况、性粮食财务挂账消化责任是否落实等方面进行分析,很难全面反映地方的信用度。

  二是地方偿债能力分析难。目前,调查评价中,仅仅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去分析预测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及其增长潜力,但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就可能出现贷款偿还风险。

  三是负债程度控制难。虽然垫付性贷款项目调查评价中对地方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三项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分析时点三个“率”均在自治区级规定的性债务风险预警安全警界线内,但并不等于在农发行贷款还清之前均在安全线内。如何促使合理负债、适度负债难度大,缺乏有效控制措施。

  四是贷款管理难度大。项目贷款金额大、期限长,同时财政垫付性贷款涉及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不排除统一调度和使用资金,出现移用贷款的可能,增加了贷款管理难度。

  五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信贷人员对信用缺乏正确认识,对信贷风险缺乏足够重视,对风险的分析和内部的约束不够,防控风险措施单一。

  二、对策建议

  (一)防控信用风险。

  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全面准确评价地方信用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评价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不仅要分析地方与农发行相关的利费等补贴到位情况,而且要分析地方对金融系统的类贷款履约率,以及整个金融环境情况;不仅要分析地方财政能力,而且要分析地方透明度、行政效率;不仅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活跃程度,还要分析地方法制健全程度及司法执法力度等等。

  二要定期与不定期地监测地方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三项指标,防止盲目举债、过度负债。

  三要当好参谋,合理安排债务到期偿还时间,避免债务到期过于集中,给农发行贷款带来偿还风险。四要防控地方领导的道德风险,还贷期限尽可能在当届任期内。

  (二)防控农发行自身操作风险。

  一是要进一步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认识财政垫付性贷款的风险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产生贷款风险的可能性更大。

  二是改进决策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低风险贷款实行不同贷款审批决策流程。对于财政垫付性金额大的项目贷款,建议增加决策审批环节,按正常程序进行贷审会审议,贷审委为行长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支持,进一步降低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的决策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是调整贷款条件。如用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财政垫付性贷款,承贷主体必须是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且信用等级达到a级以上,这样的条件要求,一方面了农发行业务范围承贷主体的可选性,另一方可能出现人为包装项目。

  (三)防控项目实施风险。

  一是要将优质服务寓于监管之中,经营行要与、财政、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定期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情况,防止工程超概算,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是要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进度拨付资金,严防挤占挪用,确保专款专用。三是要督促与项目建设单位处理好项目相关部门的关系。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