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网络电信诈骗宣传

防网络电信诈骗宣传

来源:刀刀网




防网络、电信诈骗系列资料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

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2014年度全国范

围电信诈骗金额达到7000亿人名币,我市今年发生诈骗案件

2063起,最高被骗金额660万元,诈骗名目多,涉案人员多。

为切实提高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现提

醒如下:

一、网络诈骗(大学生受骗率最高的手法)

1、“网络钓鱼”诈骗“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

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作案手法有以下两种:

1)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

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

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

2)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

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

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

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

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

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2、网络购物类诈骗是指在互联网上因买卖商品而发生的诈骗案件。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拒绝安全支付—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理由,诱骗事主使用先汇款后交货的不安全交易方式。

3)以次充好—骗子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二、冒充熟人诈骗

1、电话冒充老师诈骗部分大学生到异地求学,使得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父母的担心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骗子自称是学生的某位老师,常以学生生病,急需住院或手术为由,要求家长汇款。

2、网络冒充熟人诈骗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最好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三、网上中奖诈骗当您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

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

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

步步陷入之中。

四、网络购票诈骗网上购票因其快捷、便利和价格便宜等优势

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此时,骗子也瞅准了网络购票“大行其道”。

经过调查发现,年龄在2035岁之间,受到高等教育的网民

最容易受到此类不法侵害,尤其是在校大学生。

五、防范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措施要求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手段,应该如何有效地识别、

应对和防范: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

您一步步上钩。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

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的口诀。

3、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会利用人的恐慌心理,制造紧

张气氛,不停地变换角色,让你来不及分辨真假,并催促你赶快

办理。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



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拨打110报警电话。

六、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

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

不”: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任你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

动”,骗子便是做的无用功。

2、诈骗警示语:不为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自己的投机

心理被利用,莫贪小便宜,遇事多征求别人意见,凡事三思而

后行。

3、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掉进去的只会是陷阱。

(附件:签名册),请开展活动后交回保卫处101办公室

班开展防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签名册

活动时间:

参加学习人员签名: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