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篇14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篇14

来源:刀刀网


  《别董大》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别董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可爱的中国》 《古诗二首》 《城市的标识》? 拓展阅读和综合活动。《别董大》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借景抒情,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新课标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已经建构了自己的心理词典,能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让他们在自学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 学法

  通过精彩的开头,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假如让学生认可你了,那你的教学会尽善其美。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多引导,多启发,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洋思”的一套模式,少讲多练,把权力还给学生,给学生一座花园、一座田园。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以贴近学生学习心灵,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况下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进一步理解教材。

  三、其他

  诗歌,文字优美,感染力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让他们多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熏陶,才能增强语感。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 《别董大》

  教学目标:

  1.理解“曛、知己、君”等词在句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认识新朋友,想一想与朋友分别时的心情,从而引出古人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首送别诗《别董大》。

  2齐读课题

  3、释题:别:分别。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通过探讨,提出目标问题。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学习诗文(范读、自渎、男女分角色读)

  2、自学古诗,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3、汇报。把你们初读的收获和体会谈一谈。

  四.再读诗歌,探究诗意,感悟诗意

  1、通过再学,学生提出问题<诗中那句是写景的,那句是作者的劝勉?>指名读)

  2、背诵并默写诗歌(指名背和全体背结合,教师做评价;学生自己写,同桌检查并更正)

  五.升华延伸

  这一句句激动人心的文字,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文字,让我们激动不已。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推荐这样的文字(出示《送别》),大家一起读一读。

  六.作业

  1、课内作业

  《别董大》是???? 代边塞诗人??????? 写的。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 的景色;景中寓???? 。后两句的意思是:???????????????????????????????????

  表现了诗人??????????? 的胸怀。

  2、课后作业

  <配套练习>第一、第二及理解古诗,完成练习第1题。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