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两幅图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板书设计:
推 敲
贾岛 韩愈
斟 酌
尽善尽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 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出示四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难读的词.(读得快的学生上黑板板书难读的词)
2,读词.
补充:门闩(附图片)门没有闩的意思就是门没有上闩.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板书:贾岛 韩愈]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他是一位苦吟诗人.)
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 哪个自然段写贾岛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默读,划出你感兴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
交流:读读你划出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预设:(1)贾岛做事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2)贾岛推敲诗句入迷.
从哪些地方看出贾岛入了迷 (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①"吟哦"什么意思 贾岛吟哦什么呢 (僧推……,僧敲……)
②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4)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
(5) 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你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忘我,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浑然忘我……)
(6)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1)能说说仪仗队是什么吗 出示仪仗队图片(图在上,文在下)插图就是古代的仪仗队.
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皆大欢喜,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现这个场景.出示具体要求:
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贾岛的话,一人读韩愈的话,两人读叙述部分.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读.
(4)韩愈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小结: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不但不怪罪贾岛的冲撞之罪,还帮他解决难题,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大文学家.
(6)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 (围绕贾岛,韩愈品质来谈)【不仅是因为敲字用得巧妙,更是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著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
(6)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 (板书:斟酌)(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点击课件: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这小小的一个词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反复地推敲,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 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来杏枝摇曳杏花斗艳的"闹"字.
此处快速出现诗句,让学生抢着答出每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恰当,特别妥帖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师:同学们真有一双慧眼,这一个"绿"字,一个"闹"字特别形象,传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你想不想推敲一下试试
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 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推敲,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是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勤推敲,细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古今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