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事诉讼最多几审

民事诉讼最多几审

来源:刀刀网


法律分析:中国内地人民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我国人民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高级人民、中级人民和基层人民。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其内容是:如果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要求上一级人民对案件进行第二次审判。经第二审人民对案件进行审理,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不得再提起上诉,人民也不得按照上诉程序审理。

一、被告一审胜诉二审败诉还可以上诉吗

1、我国审判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2、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3、综上,二审后有重大事实错误或者审判错误的,可以再审,而不是再次上诉。

4、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0条人民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

二、只要判决没有发生法律效力,上诉的次数没有,但还是要符合我国的两审终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所在地进行。原审人民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不得再次发回重审。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一审案件上诉在中级人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人民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