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付宝的“锦鲤”营销,令众多商家争相效仿,以至于各种“锦鲤”活动层出不穷,但这些活动真假莫辨,其中不乏骗取个人信息,甚至实施诈骗的违法行为。
2、警方初步总结了四种“假锦鲤”:一是有些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等蹭“锦鲤”热度,活动奖品完全是虚设的,目的只是吸粉、增加阅读量;二是有的“锦鲤”营销活动,要求公众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银行卡号等,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存在遭遇电信诈骗的潜在威胁;三是以抽中“锦鲤”大奖为名实施诈骗,要求“中奖者”先行汇款激活账户、交纳手续费、支付邮费等; 四是利用短信、微信等发送所谓“您已成为中国锦鲤”的信息,一旦点击信息中的链接,手机将被植入木马病毒,直接威胁到网银安全。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