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的国语辞典是: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观,一切因缘生起的诸现象。法眼[fǎyǎn]⒈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观,一切因缘生起的诸现象。引《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⒉尊称他人的眼识正确。引《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英语discerningeye。
法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法眼详细内容】
⒈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引《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慧远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宋苏轼《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正。”清俞樾《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⒉指敏锐、精深的眼力。引明屠隆《綵毫记·预识汾阳》:“李先生人天法眼,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鲁迅《呐喊·明天》:“王九妈,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二、汉语大词典
(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慧远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宋苏轼《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于心,得法眼正。”清俞樾《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2).指敏锐、精深的眼力。明屠隆《綵毫记·预识汾阳》:“李先生人天法眼,说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鲁迅《呐喊·明天》:“王九妈,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三、辞典修订版
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观,一切因缘生起的诸现象。《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吾以清净法眼、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尊称他人的眼识正确。《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
四、辞典简编版
佛家指能洞观一切因缘生灭诸现象的智慧。 【造句】那位高僧具有清净法眼,能以圆融的智慧看待人世。比喻敏锐的观察力。 【造句】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老师的法眼。
五、关于法眼的近义词
六、关于法眼的成语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