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优秀植树节讲话稿
大家早上好!
我是武子钦,今天我在演讲的题目是《争做绿色使者》。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都生机盎然。同学们,大家一起告诉我,我国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对,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明天就是植树节了,也是个双休日,但我们播种绿色、保护绿色的行为不能终止。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把每一天当做植树节,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我相信,在我们的爱护下,我们的学校将更加的美好!
小学六年级优秀植树节讲话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小学六年级优秀植树节讲话稿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温暖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更是播种的季节!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一年之计在于春。
对!树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了植树节、造林日、绿化周(月)的。我国也是开展植树节较早的国家之一。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吗?
正像一个健康的人,人体的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之间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个环节失去了平衡,人就会生病。自然界也一样,自然界中的人类、生物和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本来是保持着平衡的,一旦失去了生态平衡,便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
而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风吹雨冲,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风遇到了防护林带,会被大大减弱;雨水沿着树干慢慢流到地上,被枯枝落叶、草根树皮所堵截,能渗透到地下而不会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节里,这些储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溪流,流出森林,滋养农田,一部分经过树根的吸收、树叶的蒸腾,回到空中,又变成雨。森林让气候变得稳定正常。
同时,森林又是制造新鲜空气的工厂,森林是绿色的水库,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以叶为衣,以果为食,垒木为巢,剖木为舟……使得人类繁衍生息。可是今天,由于人类的无知与贪婪,利斧挥向了一片片森林,挥向了山坡、河边的一棵棵树木,绿色的大地被剥掉了外衣。于是,狂风卷着飞沙侵蚀了良田沃土,暴雨卷着泥沙淤塞了千条江河;天气变得旱涝无常;人和动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1950年以来,仅仅50多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了,平均每年要减少1~2千公顷。在原来几乎全是森林的非洲腹地,现在已与月亮表面的荒漠毫无差异。
小学六年级优秀植树节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期待绿水青山,争做绿色使者》。同学们,你们知道明天(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对了,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节。说到植树节,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伟人,那就是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举行植树式。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今年是第35个植树节。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绿树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能吸收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降噪音等功能。
但是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长期的毁树毁林,滥砍滥伐,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而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每年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无数个家庭流离失所,有家难归,根据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元。而导致这一灾难的原因是生活在上游的人在山区,毁坏森林、陡坡开荒,这一切都是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结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对人类滥砍滥伐行为的惩罚。
也许,我们的同学现在没有很多机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但是在这一天,我们要把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信念种植在心里。我们怎样才能为保护树木、绿化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呢?我们用的纸张、一次性筷子等都是源自树木,只要杜绝浪费、循环使用,也就是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了。其实,不破坏,便是的保护。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立足校园,管好自己的口,不要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不乱丢纸屑;管好自己的脚,不乱踏乱踩,就是爱护校园、美化校园的文明行为。
同学们,让我们把每一天当做植树节,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将来,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我们祖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明媚灿烂!
小学六年级优秀植树节讲话稿
观察花草树木,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家园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行为。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形形色色的树种,了解树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2、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树的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3、初步掌握制作树叶书签、标本和保存树叶的基本方法。
4、通过对树的认识和探究,激发幼儿爱树、护树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市区绿化的录像带、照片等资料。
2、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三、活动安排
1、绿化植物知多少: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周围有多少种绿化植物,并摄影,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2、树叶探趣: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公园、植物园等实地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树叶标签。
3、树木护养:老师和家长一起教给孩子一些有关养护植物方面的常识。
4、 绿化植物摄影作品展和树叶贴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