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院的词语解释是: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密院[mìyuàn]⒈宋代枢密院的省称。
密院的词语解释是: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密院[mìyuàn]⒈宋代枢密院的省称。 拼音是:mì yuàn。 注音是:ㄇ一ˋㄩㄢˋ。 结构是:密(上下结构)院(左右结构)。
关于密院的词语
院院 密密匝匝 抚院、学院 密密疏疏 甜密密 密密层层 密院 密密丛丛 院院烧灯 密密麻麻
密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於此扫地。”
二、网络解释
密院拉萨三大寺系统中专修密宗之学院。又称举巴。有上下两院,每院以五百人为量,上密院又称居堆,下密院又称居麦。综合释义: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於此扫地。”汉语大词典: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并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于此扫地。”其他释义:1.宋代枢密院的省称。
关于密院的造句
1、先是,丞相留正、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参知政事陈骙、同知枢密院事余端礼闻寿皇圣帝大渐,见帝于后殿,力请帝朝重华宫,皇子嘉王亦泣以请,不听。
2、洒家这一躲便是三年,近日闻听圣上赦了俺的罪行,俺赶忙筹措了一担财物要去东京枢密院打理,看能不能官复原职,莫要辱没了祖上的名声。
3、因此与南院枢密使楚王耶律兴,北枢密院使齐王耶律高密议,准备在秋高马肥之际,以铁骑三十万攻略宋国北部。
4、高宗对贻误军机、以权谋私、一味寻欢作乐的王渊,不加惩办,反而提升为签书枢密院事,则成了导火线。
5、刑部司排名第一的审讯高手,本来已赋闲在家不问杂事,却被高郎中亲自屈尊相请,这才出山帮助枢密院讯问名极为重要的犯人。
关于密院的单词
Privy Council
关于密院的成语
河同水密 深宅大院 密密层层 沉密寡言 八音遏密 三宫六院 密密匝匝 词严义密 兵上神密 后院起火
关于密院的诗词
《知枢密院孙温靖公挽辞二首》 《送蔡充道赴密院召》 《赐枢密院楼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