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J第9卷第2翔2002U-4月 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好渭南市环保工作的 范冰 I渭南市环境监理处,渭南714000 J 0前言 战,至今难以绝迹.致使全局工作陷于被动 渭南 的渭河、尤河、洛河、居水河、石堤河、石川河、柳叶 河及潼关黄金产区7条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 昔日的渭南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当今渭 南是“中原人陕第一市”,其位置可以说是“东接中 原通沿海,西临西安连西北”,既有欧亚桥商 染,渭河生化需氧量、氨氮普遍超过五类水质标 准,尤河生化需氧量超标几十倍.交口灌区已发生 贸往来的通畅,更有今天西潼高速物尽其流的便 捷 同时.渭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 种达】O0多种,其中钼、金、煤等世界闻名。这些丰 富的矿产资源,过去曾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过 相当大的作用,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由 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还远远没有被真正地 开发利用起来。 多次污染事件,造成粮食减产和绝收。1998年洛 河灌区发生了全国最大一起水污染事件.造成 5000余亩粮、果减产和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500 多万元,间接损失300多万元。由于盲目引污灌 溉,华阴五坊乡部分村地下水受到污染,至今不能 饮用;潼关“--sJ,提金”,使产区7条河流受到严重 西部大开发,象一股强劲的风,为开发和利用 这些矿产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我们 污染,群众饮水困难,多次发生人畜中毒事件 1 2城市大气质量下降,污染源呈扩大趋势。渭 南是陕西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以资源型为主, 但是在开发初期,由于受“有水快流”思想和掠夺 式开发的影响,我市丰富的资源遭到不合理的开 采利用,矿井遍地开花,开采几尽无序,加之加工 方式落后,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秦 岭山前沿310国道一线,大气 悬浮物及二氧化 硫普遍超标。韩城的下峪口地区、'iNJL/},水泥生产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渭南市环保工作的严峻形势, 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逐步向农 村蔓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资源破坏 和浪费有增无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经济 发展,甚至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正确地 分析我市环保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问题,提出正确、 科学、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能促进渭南经济的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 1 渭南的环境现状 区的煤尘、粉尘也比较严重。根据环保部门监溯, 310沿线已出现酸雨,频率在10~17%,而渭南市 市区、韩城、华阴、也已被列人国家划定的二氧化 硫和酸雨控制区。由于污染物种类多,污染指数连 1】水资源缺口增大,水体污染加剧。渭南地处 内陆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垒市水资源 总量仅有20 0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只有385立 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世界人均占有 年盘升 使得城市大气质量呈下降趋势、尤其副了 冬季采暖期,城市好象笼罩在烟雾之中,难得蓝天 白云。 量的1/1 8。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 加,水资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长期困绕我市城镇发展的瓶颈 因素 与此同时,水体污染加剧,工业和生活污水 大量排放,使江河水质急剐下降。如“15小”企业, 1 3生态环境恶化日趋加剧,资源破坏浪费惊 人。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据1995年统计,人均耕地 不到1.7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2亩的水平,同时 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流失面积达 8712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66 3%,渭河下游 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大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污水 直接外排,环境污染严重,虽经历次整改,情况有 华阴、华县段由于河床抬高,河水倒灌.给群众带 来危害,加之城乡建设、交通和资源开发占地不断 所好转,但其仍旧回潮反复,与环保部门打游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在西瓠大 发口做好渭南市环保工作鲍思考和建议毡冰 增加,耕地仍以每年约1%的速度递减,给粮食生 产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渭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 素 二是资源问题突出 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 潼关的黄金,蒲城、白水和韩城的煤矿资源相对富 集,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资源的 不台理开发加剧了生态破坏。近几年来,由于利益 驱动,加之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在矿产资源的开发 上出现了集体、个人蜂拥而上,你争我夺,乱采滥 挖的现象,资源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浪费。 1 4城市噪声扰民问题突出随着城市现代化文 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辆、娱乐场所等越来越 多,城市建设更为迅猛,到处“开肠破肚”。各种社 会娱乐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也随之而来,甚至“随 风潜人夜”,严重干扰屠民休息和学生学习。据监 测,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为57分贝,道路 交通等效声级平均为71.5分贝,环境噪声污染的 加剧导致环境噪声污染纠纷的日益增多,噪声扰 民已成为城市的一大新公害,社会反映强烈。 1 5固体废渣成为一大公害。据统计,渭南市每 年产生工业废渣1373.92万吨,人均每年产生生 活垃圾440公斤,增长率为8%左右。而我市由于 资金问题尚未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大量的 固体废渣基本上未经安全处理就直接堆放或填 埋,其中大部分被送到城郊裸露堆放,造成垃圾围 城,垃圾泛滥 有些垃圾甚至长期堆放在居民区, 臭不可闻,滋生蚊蝇、传播疾病,日趋严重的垃圾 污染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o五一基地与秦岭发 电厂因粉煤灰污染一事经过近3年的处理方才平 息。 2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环境保护国策观念不强。环境保护作为我国 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并没 有从思想上树立起环境保护的基本观念。认为发 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污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错 误的思想观念酿成了长期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 初期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 进行掠夺式开发,使我们一些相当可贵的资源遭 到毁灭性破坏和环境灾难性恶化,出现了少数人 受益,绝大多数人受害怪现象。 2.2企业法人环境法制观念淡薄。部分乡镇、个 体、工业企业业主对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法 制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项目的立项、审批中不能 认真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企业未批先建 等“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建设项 目经环保部rJ审批后,“三同时”执行也不很理想, 投资短期行为明显,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使本该前 期工作搞的“环评”不搞或滞后于可行性研究报 告,甚至项目开工后才进行.导致了选址不合理, 设施运行不正常和环境的污染, 2 3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 在建设项目工 作中.地方部分领导不能认真贯彻环境与发展综 合决策制度,对重大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 规划、计划不按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或走过 场,急于创政绩,往往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 展,增加财、税收人,重视经济发展放松环境保护, 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在项目的 审批过程中,不严格把关,甚至给违法者说情,导 致企业有钱扩大再生产而无钱投资环境,产生“污 染了环境是大家的,产生了经济效益是自己的”自 私心理。有的企业在项目审批中有环保预算,但遇 到资金困难,首先砍的就是这一部分。行政干预导 致环保执法无法到位,造成新的钙染源产生,企业 仍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直接妨碍了建设 项目环境管理。 2.4有关部门配合不力,环保部门孤掌难呜 环 境保护是一项社会性事业,需要密切配合和大家 的共同努力才能向前推进。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有 关部门不予配合,给违法者开绿灯,使环保部门孤 掌难鸣。从程序上讲,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 时,在环保部门办理“环评”手续,计划、土地、金融 部门方能下达项目批复、办理征地和金融投资手 续,项目建成后,“三同时”验收应作为整体验收的 一部分。否则,不应批准其开工运行。 2.5 环境监理不很到位。环境监理部门担负着对 全区企业现场“三查两调一收费 的职责,但由于 监理部门人员少,交通不便,执法科技含量低,加 之企业多而分散、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阻碍 了执法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同时,少数县级监理 人员文化、业务素质偏低,对法规理解不彻 底、不到位,对违法事实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裁 量,使一些环境违法行为成了漏网之鱼。部分县 (市、区)环保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工作存在有法不 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讲人情、拉关系、走后门 的社会陋习,凡此种种,严重损害了_环保执法应有 的权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在西部 开发[臼做好渭南币环保工』乍的思考和建议范 3做好我市环保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市生态建设网络,逐步建立重大生态灾害预警系 统,和城市空气自动检洲系统,实行空气质量预 报;推广和普及环境监理办公软件的使用和联网, 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和科学-性;同时配备必要的交 通、通讯、仪器设备.实现环境监理队伍建设标准 化,提高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胜污染事件的 能力。 3.1 统筹规划,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 环境保护的国策地位决定着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 务必须纳人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做 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 发展,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制,做到目标中有对 环保的考虑,方案中有对环保的安排,资金中有对 环保的落实,防止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设 备以及重污染项目向本地区转移,严把引资关,做 到“引资不引污”,对招商引资的项目实行环保“一 票否决制”。对引进“垃圾企业”的偏向坚决纠正, 防止盲目引资,避免“先上车后买票”现象发生。从 源头上把好环境关。同时在引资过程中,要正确处 理几个关系,即开发与保护并重关系,近期与长远 利益并重关系,局部服从全局哥町益关系,只有这 样,才算得上真正地落实环保综合决策制度。 3.2依法行政,加强西部大开发的环境监督 西 都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较大差距,如果缺乏 3.4广开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环保投人。环境保 护作为一大产业,同样需要必须的资金投人。从目 前国家国内治理环境的经验看,要控制环境恶化 的趋势,环保投人需要达到GNP的1.8%,而改善 环境则要达到GNP的2.5%~3%。因此,我们必 须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下大力度,彻底整治投资环 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抓住国际金融机构和外 国调整和援助结构重点支持环境保护的有利 时机,以及国家优惠向西部倾斜的难得机遇, 积极争取国内、国外企业投资我市。建立一批垃圾 无害化处理场所、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 施。 有效的监督,不仅东部地区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 设备和关闭的企业有向我市转移的趋势,而且我 们自发的经济活动也会在低水平徘徊。因此必须 通过环境执法,设置经济和环境健康发展的“绿色 门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广泛深人 的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决策者、执法者、企业法人 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正确处理环境保护 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能力,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引导并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大家共同参与 和监督,使大家认识到牺牲环境谋发展是对人民 的极端不负责任。树立“先有绿水青山,后有金山 银山”的意识,党人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 3.5加强地方立法,实行环境有偿制。近年来,我 国相继出台了很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 标准体系.使环境保护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 依。我市也相应出台了很多贯彻实施细则,从近年 来的运行情况和未来环境发展趋势出发,“总量试 点收费”已经在一些城市展开,“总量收费”的特点 就是污染费用大于治理成本.巨额的污染费用迫 使企业不得不进行自发的环境治理,改变了环境 执法的被动性.加快了治理污染的社会步伐 “总 量控制”充分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消费谁掏钱 的原则,实行环境有偿制。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 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环境的 改善,不仅要弄清谁掏钱的问题,而且要实行谁消 费谁掏钱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根本好 转,才能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做好我市的 粮;认识到破坏环境等于浪费资源、阻碍生产力发 展,谁坐视、纵容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谁就是 和人民过不去。 3.3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升环保办公自动化 程 加强环保能力建设,重点是加强监控能力和执 法能力建设。要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优先建设城 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