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材料
学科:语文 年级:高一 编稿老师:
审稿教师: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
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第二周(1)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A.差chā 差错 B.解jiě 解决 C.塞sè 堵塞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又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
( )
明星的骄傲情绪。
B、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而命 2.下列四组词 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钢钻 插科打浑 C.诠释 惦量 荧光屏 鸠占雀巢
1
C、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至关”含有“非常”的意思。)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D、这是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06全国卷1)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诗词鉴赏
燕子”意象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过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
2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
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
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
(《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练习(2010•全国Ⅱ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
周周练第二周(1)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A
2.答案是C。A项“国藉”的“藉”应为“籍”;B项中“插科打诨”的“浑”应为“诨”;D项中“委曲求全”的“屈”应为“曲”;C项中有两个错别字,一是“惦量”的“惦”就是“掂”,
二是“鸠占雀巢”的“雀”应是“鹊”。 3.A项“汗牛充栋”中,“汗牛”是指用牛拉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堆满了屋子。整个
“洗心革面”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成语形容书籍极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C是是刊物广告用语。
也可说成“革面洗心”。“洗心”,指清除的心思,“革面”,是改变旧的面目。“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C句指刊物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既不是指人,酒尽.
也没有“悔改”之意,显然用得不恰当。D项的“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意;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为常见。D项说一个孩子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解说得“头头是道”是可以的,“左右逢源”就显然不对了。B项所
用“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彻底。其中“淋漓”指酣畅、尽情;“尽致”,达到极点,无以复加。用“淋漓尽致”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
答; 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4、D(“溢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就造成了语意的重复。)(“酷”含有“非常”的意思。)(“至关”含有“非常”的意思。)关注程度副词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错,但在考题中出现时我们就必须留
意。一定要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是不是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最常见
答: 的短语是“不适当地„„”。
5、【答案】评析:C(这道题是一道传统排序题。看似有一定难度,其实这类题型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排除法,同时要注意隐藏信息。考生应当首先注意②⑤⑥句,因为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 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镶嵌在⑥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⑤必在②前 面,而只有C选项符合推测,所以答案很轻松就选出来了。) 语句排序既考查了语句间的连贯,又考查了对多个语言单位的排序组合;这种排序组合, 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容、写作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 境。 二、(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 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 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
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
4
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