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业经营的投入产出
一农业经营的基本法则 二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三 要素配合的边际分析 §1.1 报酬不变法则 §1.2报酬递减法则 §1.3报酬递增法则 §1.4报酬递增与递减法则 §1.5 替代法则 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 1、生产要素间的全部替代 2、生产要素间的部分替代 生产要素的替代率 1、常数替代 2、递减替代率 §1.7 比较优势法则 §2.1 农业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Y=f(X1,X2,X3,X4……Xn)
其中,Y代表作物产量,Xi则为特定的生产要素,如X1可以代表劳动,X2代表农机具或机械,X3代表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X4代表土地,以及其他要素一直到Xn。
生产函数式也可以表示为:Y=f(X1,X2│X3,X4)
上式的直线左边表示可变要素,右边表示固定要素。如小麦产量为X1,X2,X3,X4的函数,假定X1,X2,X3,X4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与管理,则前两者劳动与资本为可变要素,后两者土地与管理为固定要素。 黑迪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应用于农业生产时,将函数式改为:
其中,W代表毛收益,a代表常数,Z1代表土地,Z2代表劳动,Z3代表设备,Z4代表牲畜,Z5代表流动资金;而i,j,k,l,m则分别代表各生产要素的弹性系数,即每增减1%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后,总产量或总产值所增减的比率。 §2.2 生产函数的计量估计 线性函数 C-D函数
§2.3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1.平均产量指可变要素或资源的平均生产力,可以用AP=Y/X来表示,其中,Y为总产量,X为可变要素投入总量。 2.边际产量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数量。用总产量的变化与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之比来表示,即MP=ΔY/ΔX,其中,ΔY表示总产量的变化,ΔX表示要素投入量的变化。 §2.4 产出弹性
产出弹性是指要素投入增加的百分比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的百分比,通常用Ep表示。也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Ep= (ΔY/Y) / (ΔX/X) 或 (ΔY/Y) (X/ΔX) 或 (X/Y) (ΔY/ΔX) §3.1 农业生产的合理阶段 图 §3.2 要素的最佳投入量
价格比率等于边际产量 Px/Py = ΔY/ΔX
该公式中的Px代表生产要素X的价格,Py代表产品Y的价格,而ΔY/ΔX则表示每一单位X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品Y
的数量变化,也即每一单位可变要素X的边际产量。 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 MVP= Px 或 MVP/Px=1 §3.3 有限要素的合理分配
边际产量最大法 边际产量相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