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技术措施

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技术措施

来源:刀刀网
201I牟NO.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研究与应用 8《 w r- ̄ ;{ 斟 瑚 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技术措施 吴铭生 (四川永祥股份公司,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6148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这给泵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为了 改善水泥的流变性,使用减水剂是一个科学的办法,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水泥减水剂相容性 文章编号:2218-9882(201 1)02—0045—03 1减水剂的概述 这是我国在水泥混凝土里掺加外加剂的最早记载, 1.1减水剂的定义 我国正式使用减水剂是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以亚 据JC/T l083—2008《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 硫酸盐法造纸的纸浆废液、制糖工业废蜜为原料的 类、命名与术语》减水剂定义:在混凝土坍落度基 混凝土塑化剂。 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20世纪70年代初期,将染料扩散剂,例 ̄BNN0、 1935年美国Master Bui lder的E.W.Scxiptrt研究制 MF等,借用来作为混凝土减水剂,这不仅因为它们 造成功的以纸浆废液中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 的减水率较大,适于配制强度等级较高、坍落度较 “普浊里”减水剂(Pozzolitn)。1937年美国颁发了 大的混凝土,而且因为是工厂化生产的产品,品质 历史上第一个减水剂的专利;1954年制定了第一批 均匀性比较有保证,因此很快在一些工程中得到应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标准。 用;20世纪80年代,以高效减水剂为代表的混凝土 1.2减水剂的历史 外加剂伴随着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迅速推广。 l962年日本首先研制成功了萘系减水剂,即麦 由于泵送混凝土使用减水剂时存在坍落度损失比较 地高效减水剂,如麦地150。1964年原西德SKW公司 快的问题,有些工程将其与糖蜜、木质素磺酸钙等 又研制成功了以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 缓凝型外加剂复合,使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另外, 一的另一类高效减水剂“Melment”(美尔门特)。 这 些高效减水剂品种,如密胺系、脂肪族(酮醛缩合 类减水剂减水15%以上,并且不引气,适于配制高 物),也在国内得到开发或由外商引进。20世纪90年 强大流动度混凝土,很快得到各国的公认。直至今 代,随着大型、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以及混 日,Melment在自流平砂浆市场中占有相当一部分市 凝土强度等级进一步提高,钢筋配置更加密集,对于 场份额;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开发了以芳香族氨 混凝土降低水胶比、提高拌合物流动性的要求愈 基磺酸盐和苯酚类化合物的甲醛缩聚物为主要成分 加突出,高效减水剂已成为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分, 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发现它不但有较强的分 产量和用量急剧增加。在此期问,北京城建集团开 散能力,同时混凝土坍落度比传统的水泥分散剂强 发出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并因此获得了高强 几倍。从此对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就迅速 混凝土(现场泵送浇筑了某建筑物底层的4根柱子, 发展起来,最早,由日本专利PJ )1-1 13419介绍用氨 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达125~i30MPa)和自密实混凝 基芳基磺酸和苯酚与甲醛缩合而成的水泥分散剂。 土两项全国记录。 1949年我国最早的建材工业管理机构——华北 我国是真正使用减水剂最早的国家,从万里长 窑业公司成立,邀请后来成为我国混凝土科学技术先 城的修筑以及目前发现的古墓中,都发现了使用猪 驱与奠基人吴中伟先生到北京任职,筹建研究所。 血和葛藤汁以及糯米汁掺入到了材料中,这些都是 研究所成立后不久,研制成功了松香热聚物引气 建筑材料及减水剂使用的例证。 剂,这是我国最早的混凝土外加剂。20世纪50年代 2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初,在建设塘沽新港工程中加入松香热聚物引气剂, 2.1减水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 45 研究与应用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料 两 w }m{ 2011年NO.2 减水剂一般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 含有很多活性基团,可以吸附在水泥颗粒及其水化 产物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和一定的吸附 形态,从而大大改变了固一液界面的物化性质和颗 粒之间的作用力;不少学者认为,水泥胶粒表面是 带正电的,随着水泥的水化,水泥胶粒表面逐渐转 化成带负电,当水泥和水接触时,表面活性剂就会 产生嫡效应和渗透斥力效应,从而保持颗粒间的分 散稳定性。该类减水剂的分子骨架由主链和较多的 支链组成,主链上含有较多的活性基团,依靠这些 活性基团,主链可以“锚固”在水泥颗粒上,侧链 具有亲水性,可以伸展在液相中,从而在颗粒表面 形成庞大的立体吸附结构,产生空问位阻效应。由 于为空间立体吸附,达到饱和所需的吸附量减少, 聚集到带异性电荷的水泥颗粒表面,造成整个溶液 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迅速下降。大多数减水剂是一种 聚合物电解质,在水泥浆的碱性环境中解离成带电 荷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大分子的阴离子以一定 方式被水泥颗粒表面所吸附,并在水泥颗粒表面形 成了一层溶剂化的单分子膜,造成水泥颗粒间的凝 动电位降低。氨基磺酸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 表明,空间位阻效应比静电斥力效应具有更强的分 散能力和保持分散能力。当然也不可忽视静电斥力 的协同作用。 3相容性试验的评价 评价相容性主要是看同一配合比、同一水泥掺 聚作用减弱,颗粒问的摩擦阻力减小,从而使水泥 颗粒得以分散,水泥浆的流动性得以改善。 量条件下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相同流动性能的混凝 土拌和物,所需减水剂用量的多少,混凝土拌和物 塌落度经时损失的大小:混凝土拌和物离析、泌水性 能的好坏。 2.2静电斥力效应(DLV0理论) DLV0理论认为带电胶体颗粒之间是双电层重叠 时的静电斥力和粒子间的范德华力之间相互作用的 结果。当加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吸附,改变了水 3.1胶砂流动度法 本方法就是检测水泥标准用水量时的流动性,国 家要求>180ram,才能作为水泥强度检测的用水量。 泥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降低了双电层厚度,动电 位提高,从而提高了颗粒之间的分散性。这从电位 测试数据中可得到有力的证明。 3.2净浆流动度法 检测的是初始流动度和60min时的流动度,可以 2.3空间位阻效应(maokor空间效应理论) DLV0理论用于解释萘系和磺化三聚氰胺系非常 比较流动度的损失率,本方法简单直观,可以了解 饱和掺量、经时损失率。 完满,但在解释新型减水剂(氨基磺酸系和聚羧酸 系减水剂)时却遇到了困难,同时Uchikawa,Tanaka 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静电斥力理论适用于解释 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的高效减水剂。而新型减水剂的 3.3 Marsh筒法 检测的是单位体积的水泥浆体通过的时间,对 LE60min时的通过时间,可比较全面地了解饱和掺 量、经时损失率,是目前的仲裁方法。 三种方法不同程度地了解了水泥浆体的流动 Zeta电位普遍比较小,仅为萘系的50%,但仍然具有 优异的减水作用,并且同时具有很好的保坍效果, 其作用机理只有通过“吸附一空间位阻一分散”来解 性,对于水泥自身内部的质量结构缺陷的分析,通 过大量试验,Marsh筒法最接近。 释才比较合理。主要观点为:当两个有聚合物吸附 层的颗粒彼此接近时,在颗粒表面问的距离小于吸 附层厚度的两倍时,两个吸附层就产生相互作用, 0.08mm筛余 (%) 2.4 4试验 分析说明:从表1、表2可以看出,本水泥不论 是强度还是其他理化指标都是比较合理的。 终凝 (min) 289 表1 42 5R级水泥基础数据 比表面积 (ill2/kg) 380 S03 (%) 2.90 初凝 (min) 125 强度 、MPa) 抗折 抗压 3d 28d 3d 28d 5.5 8.8 28.6 49.8 水泥中粒化矿渣6 ,天然石膏5%,粉煤灰3%,炉渣6%。 表2 42 5R级水泥用熟料基础数据 R20 (%) O.65 SO3 (%) O.85 CaS (%) 5O.5O C2S (%) 26.5 C3A (%) 8.00 C4AF (%) 3d 1O.85 5.8 强度(MPa) 抗折 28d 9.O 3d 33.5 抗压 28d 56.9 46— 201 1年NO.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研究与应用 w q 牌 r-l !# _j 表3不同方法的试验结果 方法 流动度 初始流动度 60min流动度 饱和掺量 经时损失率 说明 (mm) (mm:s) (mm:s) (%) (%) 胶砂流动度 185 净浆流动度法 200 14O 2.0 30 萘系减水剂 Marsh筒法 17.5 23.5 2.0 25.5 但是在配制C 4混凝土时出现减水剂相容性不 难等现象,考虑到生产成本,没有调整混合材料比 理想、坍落度损失很大,混凝土在泵送过程出现困 例,只是修改了熟料的c。A的含量,结果如下: 表4 c。A含量引起的变化 方法 流动度 初始流动度 60min流动度 饱和掺量 经时损失率 说(mm) (iflm:s) (mm:s) (%) (%) 明 胶砂流动度 197 净浆流动度法 210 155 2.O 26.2 萘系减水剂 Marsh筒法 l6.2 20.1 2.0 19.4 分析说明: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表 对减水剂吸附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煤矸石>炉渣> 3、表4对比可以知道,c A含量引起的经时损失率变 粉煤灰>石灰石>矿渣。 化很大。 5.4粉磨温度 5改善相容性的措施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温度影响石膏的形态和溶解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就相关试验得出来的结论 度,合适的水泥粉磨温度是在110℃以内。 作如下综述。 5.5水泥的比表面积 5.1熟料矿物组成和工艺的影响 水泥的比表面积越高,用水量就越大,水泥浆 4种矿物中c A的影响最大,它的吸附力最强, 体的流动性就差,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就不好。 水化速度最快,C AF,C3S次之,C S最慢;因此它们 5.6水泥的新鲜度 对减水剂吸附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A>C AF>C S> 水泥存放时间越长,含水率就越不同,是因为 C2S。 水泥干燥度高,水泥的正电性较强,对减水剂的吸 高温烧成的熟料和低温烧成的熟料在性能上面 附量就大,降低了减水剂对其他的塑化能力,使水 不同;高温烧成的熟料水化活性好,A矿发育好, 泥浆体的流动性变差。 尺寸合适,强度高,与减水剂相容性好;相反低温 6结语 烧成的熟料水泥标准用水量大,熟料矿物中析晶出 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的方法措施或者说 来的c。A和c AFLL较多,和减水剂相容性差。 途径很多,从水泥质量单一的角度来讲,主要重点 熟料冷却速度同样影响析晶出来的c。A和C AF的 是熟料的C A,烧成温度、冷却速度、混合材料的品种 量,慢冷容易产生C,s晶型转变,矿物活性降低,和 比例、水泥的比表面积、粉磨温度以及水泥的储存 减水剂相容性差。 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使用效果知道,这些措施在 5.2石膏的质量 水泥企业是可以完成的,任何一项措施不可能完全 天然二水石膏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较好,硬石膏 彻底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但是可以改善其 或者工业副产品石膏与减水剂相容性差,主要是不 潜在的性能,只有一一加以完善才能提高其与减水 同形态的石膏的溶解度不同;在允许的s0 范围内尽 剂的相容性问题,我们力图通过上述的方法来证明 可能提高水泥中的SO 含量。 其效果,但是工业性实验的工作量太大,可以肯定 5.3混合材种类和比例 地说,这些措施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希望更多的措 混合材的细度、品种、比例影响减水剂的相容 施和实践来证明本文的观点。 性,在众多的混合材中,如矿渣、粉煤灰、炉渣、 本文特别感谢张大康先生提供的减水剂历史资 煤矸石、石灰石,受粉磨产生的形状的影响,它们 料。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