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蚕期的饲养技术
摘要 养蚕实践中,要获得蚕茧丰收,在养好小蚕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加强大蚕期的饲养管理,尤其要抓好4龄和5龄期蚕的饲养。分别阐述了4龄蚕和5龄蚕的饲养技术,以为蚕桑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蚕期;饲养;4龄蚕;5龄蚕
实践证明,要获得蚕茧丰收,在养好小蚕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加强大蚕期的饲养管理,在饲养技术上尤其要抓好4龄和5龄期蚕的饲养。
14龄蚕的饲养
1.1继续加强防病
蚕5龄期暴发蚕病主要是因为在3~4龄期混入少数病蚕而发生。为防止混育感染,4龄期要严格淘汰病弱小蚕,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并注意蚕沙处理和讲究卫生,继续做好防病工作。
1.2防止接触低温
4龄蚕对低温抵抗力弱,接触20℃以下低温时,经过延长,发育不齐,健康受损,茧重减轻,4龄蚕低温饲育对产丝能力影响最大,所以4龄蚕期要防止接触低温。
1.3防止桑叶萎凋
萎凋叶的食下率因蚕的龄期而有差异,大蚕期影响小,小蚕期影响大,但萎凋叶的食下率对4龄蚕的影响比5龄蚕大。当失水20%时,5龄蚕食下率还可达92%,而4龄蚕为59%,与3龄的58%相仿。因此,4龄期与5龄期相比,更要注意保持桑叶新鲜,防止萎凋。
25龄蚕的饲养
2.1防止高温多湿
加强通风换气,5龄期的空气新鲜度与气流比起4龄期显得重要得多。5龄蚕体表面积较体重增长的速度慢(体重增长为蚁蚕的1万倍,而体表面积仅增长500倍,1kg蚁蚕体表面积为1kg熟蚕的37倍以上),皮肤蜡质层较厚,气门又相对小,因而5龄蚕体内水分不易散发。而且5龄蚕用桑量多,水分散发慢,因此5龄蚕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特别弱。5龄蚕食桑量多,桑叶中蒸发的水分和蚕体排泄量均多;还有从蚕沙中散发出的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碳、氨气等,造成蚕室湿度增加,空气污浊。而5龄蚕对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又较弱,因而5龄蚕期要加强通风换气并保持一定的气流,以排除蚕室湿气和污气,使室气新鲜,同时有助于蚕体水分的散发,促使体温下降,以减轻高温多湿的危害。
2.2抓好5龄中后期稀放饱食
蚕儿丝腺重量的增加对蚁蚕期的增长率,1龄为20倍,2龄为120倍,3龄为600倍,4龄为4 000倍,5龄达160 000倍。丝腺重量对蚕体重的比例,1~4龄占体重的5%以上;到5龄急剧增加,熟蚕时占体重的40%,几天之内,重量增加40倍左右。丝腺的增长,从5龄第3天起急剧增长。因此,5龄第3天就要把蚕座面积扩到最大,并抓好良桑饱食,以满足绢丝腺成长的需要。
2.3桑叶的采摘、运输、贮藏与消毒
采桑时间要根据气候情况,朝采夕摘相结合。干旱天气要增加早晨采桑量,雨涝天气增加傍晚采桑量,做到不采萎蔫叶、雨水桑。春蚕4龄利用三眼叶,5龄伐条采叶;夏秋蚕采片叶时,要采叶留柄。桑叶采摘装筐篓后要及时、分批运往贮桑室,并做到随采随运,松装快运。桑叶运到贮桑室后立即倒出,抖松散热后再行贮藏。大蚕贮桑采用畦贮法,畦高0.3~0.5m,畦宽0.7~1.0m,上盖湿布,畦与畦之间留有通道。贮桑室要经常检查,防止蒸热,切忌湿叶贮存。贮桑时间不能超过12h。用消特灵主剂加50kg水或0.3%的新鲜石灰水浸渍消毒晾后喂蚕。
2.4给桑
大蚕期采用全芽或片叶育,每昼夜给桑4次。使蚕座内有新鲜桑叶可食,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从省力角度考虑,应大力提倡条桑育,能较长时间保持桑叶新鲜,使蚕吃饱吃好。4龄、5龄给桑占全龄用桑量的95%,尤其是5龄要占到全龄用桑量的85%左右。因此,在饲养大蚕中,在达到饱食的前提下,要防止浪费桑叶。每张蚕种的用桑量,5龄期掌握650kg左右(芽叶)比较合理。5龄前、中、后期的用桑比例一般可控制在20%、43%、37%,以利于蚕的正常发育,促进消化吸收和增长丝腺。大蚕期夜间生长比白天快,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夜间给桑量比白天要适当偏多。每次给桑量的控制,应掌握以吃尽桑叶后再行给桑。春期大蚕期常会遇到高温干燥天气,此时添水给桑除可保持桑叶新鲜,还有降低蚕座内温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进食量,增产蚕茧。添水给桑要根据天气情况、桑叶含水率和蚕体含水率的变化灵活掌握,5龄期除饷食1~2次给桑,一般盛
食期适当添食水桑,添食用水要清洁,喷水量以叶面湿润而不滴水为度,并要随喷水随喂。一般从5龄起到见熟每日添食1~3次,每0.5kg加清水6.5~7.5kg,搅匀并使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后,再均匀喷于桑叶上喂蚕,用量以喷湿叶面不滴为度。但要注意蚕病时不添,阴雨天不添,夜晚不添,撒粉制药剂时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