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来源:刀刀网


药学概论重点(整合版)

1.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一线药物:异烟肼、 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 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乙硫异烟肼、环丝氨酸、 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新一代的抗结核药:司帕沙星、利福定

2. 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1.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

2.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3.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

定义: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

1

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

3.寻找和利用生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

4. 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

物理灭菌法

1. 干热灭菌法 2. 湿热灭菌法

3. 过滤灭菌法 4. 射线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

5. 生药理化鉴定 生药性状鉴定

理化鉴定:利用药物中存在的某种化学成分的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鉴定药材真伪和纯度。

性状鉴定:运用人体的感官感受的方法对药物的性状进行鉴别。 6. 体内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

定义: 通过分析人或动物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

主要任务:

2

1. 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

2. 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

3. 新药开发中的新药体内研究

4. 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

5. 内源性物质的研究

6. 滥用药物的研究

7. 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

定义: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主要任务:

1.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 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药物贮存过程质量考察 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8. 中国药典的内容及相关知识(p256-p257)

3

《中国药典》英文缩写:Ch.P。每五年修订一次(从1977年后),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出版了九版,第一版是1953版,第二版是1963版,第三版是1977版。现行使用的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 分为一部,二部,三部

《中国药典》包括几部分内容: 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凡例: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

正文:药典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附录:制剂通则、一般鉴别试验、指导原则等

索引:分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

其他:《美国药典》—USP 《美国处方集》—NF 《英国药典》——BP 《日本药局方》—JP 《欧洲药典》—Ph.Eur 《国际药典》—WHO (没有法律效力)

9. 注射剂的热原检查

注射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定时监测家兔的体温变化,若体温升高超过规定的判断标准即为阳性。

10. 输液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由静脉滴注输入人体内的大剂量注射剂。

4

分类:

1.电解质输液 如氯化钠、碳酸氢钠、乳酸钠等注射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及电解质。

2.营养输液 如糖类,氨基酸,脂肪乳注射液等,用以补充体液,营养等。

3.血浆代用液 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注射液。

11. 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及其制定原则

定义: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原则: 1.安全性与有效性

2.先进性

3.针对性和合理性

4.规范性

12. 生药定义及其炮制的目的

定义: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5

目的: 1.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 2.缓和和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3.提高疗效 4.便于调配和制剂

5.纯净药物,利于贮藏、除臭矫味

13. 泻药分类

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

刺激性泻药:酚酞(果导)、蒽醌类(大黄、番泻叶、芦荟等)。

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

14. 合理用药的参与者(p386)

参与者:各级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和患者本人。

15. 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p241)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生物对于药物的抵抗性。对某种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经非致死性浓度作用一段时间后,对该药所产生的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往往可以遗传至它们的后代。

细菌的耐药性(抗药性):

6

是指获得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是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固有耐药性(天然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产生机制包括了:①产生灭活酶; ②改变靶位结构; ③增加代谢拮抗物; ④改变通透性; ⑤主动外排。

16.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 抑制蛋白质合成

3. 抑制细胞膜功能

4. 影响叶酸代谢

5. 抑制DNA合成

6. 抑制RNA合成

17. 抗肿瘤药物常见的毒性反应

7

近期毒性: a、共有的毒性反应:1.骨髓毒性 2.胃肠道反应

b、特殊的毒性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引起新、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远期毒性: 引发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和畸胎。

18. 机体的防御系统

a) 屏障功能:如皮肤、鼻毛、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及分泌的粘液、胎盘、血脑屏障等。

b) 吞噬和杀菌能力:如巨噬细胞、噬中性白细胞、胃液、唾液、汗液、泪液以及血清中的补体系统等。

c) 解毒功能:如肝脏。

d) 排出功能:如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咳嗽、喷嚏等防御反射,胃肠道、肾脏的排泄功能。

19. 药品检验工作的3大基本程序(p258)

1. 分析样品的取样

2. 检验

3. 检验报告的书写

8

20. 药剂学定义及其相关知识(p286)

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应用技术科学。

21. 靶向给药制剂分类(p317-p318)

(一). 被动靶向制剂

1. 乳剂; 2. 脂质体; 3. 微球; 4. 纳米囊与纳米球

(二). 主动靶向制剂

(三).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1.磁性靶向制剂;

2.栓塞靶向制剂;

3.ph敏感靶向制剂。

22.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及其相关知识(p288)

基本要求:药物制剂应安全、有效、稳定,这是对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

相关:

9

分类: 1.液剂; 2.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3.固剂; 4.栓剂;

5.软膏剂; 6.气雾剂; 7.缓释与控释制剂;8.经皮肤吸收制剂;

9.靶向制剂。

化学降解途径:水解反应(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

氧化反应(酚类药物、烯醇类药物)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 1. 处方因素: pH值;溶剂;离子强度;

表面活性剂;处方中的辅料。

2. 环境因素: 温度; 光线;空气中的氧;

金属离子; 湿度和水分; 包装材料。

23. 受体的定义及其特性

定义:受体多为糖蛋白和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是一种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之结合并通过信息转导和放大系统触发相应生物效应的细胞成分。

特性: 1.特异性 2.灵敏性 3.饱和性 4.可逆性 5.多样性

10

24.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分类(p220)

1.利尿剂(氢氯噻嗪)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3.钙拮抗剂(硝苯地平)

4.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卡托普利、氯沙坦)

5.其他:如可乐定、拉贝洛尔、米诺地尔等。

25. 剂型定义及药物剂型重要性

剂型定义 :将药物原料加工制成适合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以充分发挥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便于贮存和使用。

重要性: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形式,对药效的发挥、降低不良反应。具体:

1.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的速度

3. 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4. 某些剂型具有靶向作用(微粒结构的制剂)

11

5. 剂型可直接影响疗效

26. 药事管理定义及其特点

定义 :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它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宏观的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管理。微观的药事管理系指药学事业中各部门内部的管理。

特点:专业性、性、实践性

27. 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定义

处方药: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助理的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助理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8. 假药和劣药的定义

假药: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劣药:劣药是指药品成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29. 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定义及其共同特点

12

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控释剂制: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共同特点:

1. 对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

2. 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可以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30. 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1.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

2. 进行初步处理如蒸煮和熏晒等,使药材干燥。

3. 通过整形和分等,筛选出不同等级,便于按质论价。

4. 形成一定的商品性状。

13

31. 药用酶的生产方法(p325)

定义:药用酶 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称为药用酶。

生产方法:1. 提取法 2. 化学合成法 3. 生物合成法

32. GMP定义及特点

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

特点:

1. 原则性:GMP条款仅指明了要求的目标,而没有列出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解决办法。

2. 时效性:GMP条款是具有时效性的,因为其条款只能根据该国、该地区现有的一般药品生产水平来制定。

3. 基础性:GMP是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最低标准。

4. 多样性:各个国家GMP在规定内容上基本相同,但在同样的内容上所要求的精度和严格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33. 药学定义及其相关学科 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定义: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14

相关学科: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药事管理学等。

四个阶段:

1. 古典药学 2.罗马时期 3. 中世纪药学 中世纪(约3~15世纪)4. 现代药学

34. 片剂包衣定义及包衣目的

片剂包衣:指在片剂(片芯、素片)表面包裹上适宜材料的衣层。

目的:

1.避光、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

2.掩盖不良气味

3.隔离配伍禁忌成分

4.表面光洁,提高流动性

5.改善外观和便于识别

6.控制药物在胃肠道释放的位置与速度

35. 药品的定义及种类

15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分类:

1. 现代药和传统药

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 新药和仿制药品

4. 特殊管理药品(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5. 国家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险用药

36. 特殊管理的药品

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37. 奥美拉唑 氨茶碱 青霉素发现的意义

奥美拉唑(抗消化性溃疡药;H+,K+ -ATP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抑制胃壁细胞H+泵功能,抑制基础胃酸和最大胃酸分泌量。用于与胃酸过多有关的消化性溃疡、其他药无效的消化性溃疡病人。

16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口干、恶心、腹胀等。

氨茶碱(平喘药)

【药理作用】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断腺苷受体、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发挥平喘作用。

【临床作用】口服预防发作,静注用于急性发作及哮喘持续状态。

【不良反应】中枢兴奋、失眠、甚至惊厥。

青霉素发现的意义

青霉素的发现和研究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标志抗生素时代的开创,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发展。

38.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p232)

【临床作用】1)替代疗法:用于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2)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3)急性严重感染。

4)解除炎症症状。

17

5)血液病: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药理作用】:抗炎;抗休克;抗免疫;抗毒;

39. 基因治疗及基因诊断定义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将遗传物质导入载体或受体细胞,通过替代缺陷基因、修正错误基因,对抗异常基因,调节基因产物的表达方式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以探测基因的存在、分析基因的类型和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40. 浙药 四大怀药 四大南药 四大药市 四大藏药

浙药: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元胡(延胡索)、温郁金、浙贝母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四大药市:河北安国,河南禹州,江西樟树,安徽亳州

四大藏药:红景天 冬虫夏草 藏红花 雪莲花

18

41.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见重点22)

42.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一、二级药材

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二级:马鹿茸、甘草、麝香、蟾酥、黄连、黄柏、蛤蚧、油、穿山甲、厚朴、杜仲、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人参、熊胆、血竭

43. 成瘾性、配伍禁忌、积蓄中毒、耐受性(p390)

配伍禁忌:有些药物配合能发生毒性增加、疗效降低或出现沉淀等。

蓄积中毒:连续给药而药物的吸收量超过消耗量,药物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所致的中毒。例如毛地黄。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在反复应用时,如不适当控制剂量,可产生蓄积中毒。

成瘾性:是指连续使用某些药物(如鸦片)时,机体逐渐对之产生强烈嗜好,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戒断症状的一种特性。具有成瘾性的药物称为品。

44. 特异质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肿瘤坏死因子

特异质促红细胞生长激素:一种由肾脏分泌的重要激素,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19

引起的贫血和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

人生长激素:主要用途是治疗侏儒症,临床试验认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Turner综合征也有很好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TNF除具有抗肿瘤活性外,对多种正常细胞还具有广泛的免疫生物学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肿瘤,用于临床诊断。

45. 抗体工程分类

1. 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46. 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p323-p324)

1. 质粒 2. λ噬菌体 3.M13噬菌体 4.黏粒

47. 国家基本药物定义 遴选国家基本药物原则

国家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基本原则: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

48. 口服固剂吸收(p302)

20

药物吸收的快慢顺序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49. β受体作用的药 阻断组胺H1受体和H2受体的代表药

β受体:普萘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拉贝洛尔。

阻断组胺H1受体代表药:阿司咪唑、特非那定

H2: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

50. 药师的定义及其基本职责

药师:药师是指具有高等药学院校毕业的学历,从事药学各种工作,经过行业主管部门及人事部门审查合格的人员。

职责:药师的基本职责是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提供药学服务,指导合理用药。

51. 缓释制剂的释放(p314)

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地制剂,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过程。

共同特点:

1. 对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这样可以大大

21

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

2. 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可以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52. 片剂常用的辅料

1.填充剂 2.湿润剂和黏合剂 3.崩解剂 4.润滑剂

53. 吗啡中毒

吗啡中毒:急性中毒后表现为昏迷,瞳孔极度缩小严重缺氧时则瞳孔极度散大,呼吸高度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呼吸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实验内容: 生药2次试验 药分实验八 药剂2次实验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