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54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Ju1.2008 Vo1.23 No.14(Surgery Edition) 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郭霞 ,孟祥凤 ,商雪荣 ,魏新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emporomandibular Arthroplasty//GUO Xia,MENG Xia ng ng, SHANG Xuerong,WEl Xin 摘要:目的总结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采用下颌升 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的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系统的术后护理和循序渐进的开口训 练。结果26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系统而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及开口训练是成功治疗真 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强直; 颞下颌关节重建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8)14—0054—02 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一般由炎症和外伤所致,临 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的颜面发育畸形及咬 床表现为张口 受限,咀嚼困难,引起吞咽及语言障碍, 颌关系错乱。此类患者在睡眠中可反复出现呼吸暂 尤其儿童的颞下颌关节强直常引起下颌骨发育不 停而致低氧血症,易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是一种潜 良I1]。真性关节强直的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松解粘 在致死性疾患。因此术前必须进行睡眠多导仪检查, 连的骨关节,恢复关节功能。2000年1月至2007年 护士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变化,必要时唤 7月我科收治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患者26例,采用 醒患者,协助其更换体位等,以防发生心脑血管并发 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症。本组患者无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2.1.2 心理护理 患者因存在不同程度的面部畸 1 临床资料 形,易产生自卑和压抑心理,同时又因对手术过程不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 了解,惧怕疼痛,担心手术效果不理想以及遗留后遗 12~52岁,平均23.9岁。外伤引起12例,感染引起 症等而存在恐惧心理。青少年患者及家属对外观恢 8例,其他6例。单侧19例,双侧7例。I型强直6 复要求高,成年人更多担心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 例,Ⅱ型强直12例,Ⅲ型强直8例。张口度d0.5 cm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与患者及家属充分交流,讲解此 者16例,0.5~1.0 cm者10例。病程6个月至20 类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术后恢复 年。 情况及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 1.2手术方法在全麻下行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 信心,使之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重建术,经耳前和颌下小切口,用球钻将髁状突与关 2.1.3 口腔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张口受限,口腔卫生 节窝连接处磨开松解,钻一“锅底”形成关节凹,并持 较差,术前口腔护理尤其重要。术前3 d给予朵贝尔氏 续喷水降温,将升支后缘自乙状切迹至下颌角前切迹 液漱口,每日3次,必要时行牙周洁治。本组患者经积 在下颌孔后0.5~1.0 cm处截骨,骨块宽约1.0~1.5 极术前准备口腔清洁,口腔卫生达到手术要求。 cm,游离的升支后缘倒置以下颌角代替髁状突来重 .2术后护理 建关节。术后创口放置负压引流。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全麻气管插管及手术 1.3结果术后48~72 h拔除引流,颌间弹性牵引 导致组织反应性肿胀,术后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梗阻、 1周后拆除。住院10~15 d出院。随访10~36个 窒息。因此,特别注意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全麻未醒 月,平均24.0个月,患者功能和外形均有明显改善, 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床旁备吸引器,加强巡视, 张口度差值2.0~3.0 cm。咬合关系良好,下颌均有 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幅度变化,呼吸道是否通 前伸和侧向运动功能,无复发。 畅,及时吸除口腔和鼻腔内分泌物,以防误吸。吸痰 2 护理 时动作轻柔、迅速,注意掌握吸痰管插入深度和抽吸 2.1术前护理 频率,以免刺激患者头部摆动而加重伤口渗血。带鼻 2.1.1 密切观察呼吸变化颞下颌关节强直对患者 插管回病房的患者,需妥善固定,防止鼻插管滑出,吸 的饮食、语言及呼吸等影响极大。幼年时关节功能障 痰时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鼻插管长度的0.5~1.0 碍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可造成上气道狭窄,导致阻塞 cm,直到患者出现咳嗽反射。 作者单位: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滕南医院1.重症监护室2.五官科(山东 2.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持续氧气吸入,全麻 济宁,277606) 清醒后,头部抬高30。以控制唾液及水肿,6 h后给予半 郭霞(1971一),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卧位以改善呼吸状态及减少渗血。用含1 麻黄素的 收稿:2007—12—18;修回:2008—04—11 抗生素滴鼻,3~4次/d,以防止鼻黏膜及上颌窦黏膜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学杂志2008年7月第23卷第l4期(外科版) · 55 · 肿影响呼吸。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特别注 练。开口器与咬合面接触的喙部衬以橡皮垫或橡皮 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早发现缺氧状况。本组患 膏以保护牙齿。开始练习时以患者的耐受为度,其后 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缺氧。 逐渐加强直至达到理想的开口度(35~40 ram),并在 2.2.3 手术伤口护理 保持术区敷料清洁,并注意 此位置维持5~8 min。取下开口器后患者进行闭口 观察伤口周围组织有无红肿,疼痛是否加重,颈淋巴 咬合练习以恢复咀嚼肌运动功能。如此反复进行训 结有无肿大,体温有否升高等感染症状,发现异常情 练(每次必须达到相同的开口度),每日练习6~8次, 况及时处理。保持伤口有效的负压引流,注意观察引 每次20~30 min,并逐渐减少开口器的使用。由于患 流液的量、色、性质,经常检查并定时挤压引流管,防 者经过夜问长时间休息,晨起时的开口度往往很小, 止受压、扭曲、脱落、阻塞。保持负压引流装置正常负 需要患者有很大的毅力才能使开口度恢复到前l d 压状态 ]。本组25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伤口部 练习的最大程度,因此特别强调每日晨起练习的重要 开,经局部换药伤口二期愈合。 性,要求每次练习都达到理想开口度。 2.2.4 口腔护理 为保持术后颌关系稳定,需行颌 2.2.7疼痛护理 术后进行颌间牵引及开口训练过 问牵引,因此,除餐前、餐后应用朵贝尔氏漱口液漱口 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会因此产生恐 外,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球仔细清洁牵牙弓夹板与牙列 惧,甚至不配合治疗。因此,开口训练前,向患者及家 间隙,防止食物残留,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观察口腔 属强调开口训练意义及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 黏膜有无红肿、溃疡发生,并及时处理。本组口腔黏 合。请已完成全程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看到 膜完整无溃疡。 希望,增强信心。开口训练过程中,护士通过观察患 2.2.5饮食护理术后2周内给予高热量、高脂肪、 者的面部表情评估其疼痛程度,及时给予语言安慰。 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酸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让患者通过节律性 以减少感染的机会;2周后进普食。 呼吸,规律性紧张和松弛肌肉,或看电视、听轻音乐等 2.2.6 开口训练 开口训练可使颞颌周围收缩无力 方法减轻精神紧张及疼痛的感觉。对非药物控制疼 的肌纤维逐渐恢复收缩能力,废用性萎缩的肌纤维由 痛无效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于强制性收缩,局部血液循环逐渐增加,缺血缺氧状 2.3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不同时期开口锻 态改善,局部组织功能逐渐恢复口]。因此开口训练是 炼方法指导,使患者认识到坚持开口锻炼对保证手术 预防颞下颌关节强直复发的重要方法,术后1周即可 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出院后坚持开口训练6~12个 进行。①自主锻炼。为预防伤口出血,术后第4天嘱 月,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保证达到理想的开 患者做小幅度的开口运动,如进软食、轻而慢地咀嚼 口度并避免复发。出院后第1、3、6、10个月来院复查。 口香糖等运动,每天3~4次,每次10 min。②被动锻 参考文献: 炼。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有规律的被动开口练习,即 [1]丘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以拇指和示指分别抵于患者上下前牙辅助开1:I,其幅 版社,20ol:329—330- 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为限,每日练习6~8次,每次10 [ ]孟祥凤,邵长敏,李建玲·7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窒息的 皮垫2004,86(6 .北京,将较薄的一端放置在一侧磨牙区,逐渐塞入增 曼者 况 篓嘲 。 …。……… ̄ …,~………:人…版社,…’ 大开口度,并持续10~15 min,左右交替进行。术后 (本文编辑赵梅珍) 10 d开始应用鸭嘴式开口器进行较大强度的开口训 手术截石位束腿带的制作与应用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手术中。为使患者舒适性更好,固定更牢,防止 腿部从托腿架上滑脱,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束腿带,经过临床应用68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材料:取长80 cm、宽28 cm棉布1块,长38 cm、宽28 cm、厚3 cm的棉片1块,长20 cm、宽2 cm的布带4根。 制作:将长8O cm、宽28 cm棉布对折缝合成长40 cm、宽28 cm棉布套;将棉片平铺于布套中,再将开口边内折缝合成光边;4 根布带分别对称缝在棉布套两边,尽量靠近两端。 应用方法:将患者两腿套入脚套后,放于托腿架上,将束腿带置于膝关节处,在膝关节靠大腿和靠小腿部,于托腿架下将布带 系住,固定双腿。 优点:该束腿带有较厚的棉垫,既可保护患者膝关节避免受损,又起到保暖作用,增加舒适感,还可将腿部牢固固定在托架上, 不易滑脱。此束腿带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方便实用。 (武汉市普爱医院手术室,湖北武汉430034,鲁海蜃,李思) (本文编辑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