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7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No.7,2011 (总第209期) HEIL0NGJIANG JIAOTONG KEJ (Sum No.209) 探讨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李雪斌 (阿勒泰公路管理局北屯分局) 摘要:公路是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并用于交通运输的道路,主要由路面、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码 头、绿化、照明等设备和设施组成。由于受到气候变化、雨水冲刷、汽车通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公路 维护的难度。特别是雨水冲刷的影响,使路基受损,造成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公路水毁的原因,切实加 强公路水毁的预防,保障公路畅通。 关键词:公路水毁;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7—0125—01 公路水毁是指因水的作用,公路设施遭到损坏的现象和 2公路水毁的防治 过程,是一种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对公路损坏,影响了公路交 公路水毁是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内容,需 通的安全和畅通。 要引起公路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1公路水毁的基本类型和形成原因 相关的管理和养护制度,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全力保证公 很显然,公路水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是因为“水” 路的安全和畅通。 在一定的作用下,对公路造成的损坏。从基本的表现形式来 通过对公路水毁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 分析,公路水毁主要包括路基坍塌、路基沉陷、桥涵破坏和防 施进行相应的防治。 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 2.1路基坍塌的防治 (1)路基坍塌。主要指路基土体或沿线山体在遇水的情 (1)科学选择公路线路。路基坍塌多发生在山区公路, 况下发生软化、松动和下坠,使路基的整体性、平整性遭到破 因此,在选择公路线路时,应对所处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和分 坏,损害了路面的通车功能,影响了正常行车。在公路水毁 析,避免水文不良地段,多采用台口式路基,以减少路基外侧 的四种类型中,路基坍塌是最为严重的水毁因素。主要有三 对填方的需求,增强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个方面的原因。①路基土质差,特别是岩石受到风化后,遇 (2)完善排水系统。在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路堑必 水即发生软化;②路基边坡的坡度过陡,而且土质松软,没有 须设置边沟,较长的路堑要设置纵坡。当纵坡较大且有冲刷 按要求建立挡土墙;③公路两边没有开凿排水沟,易形成积 可能时,应对纵坡进行加固或加深。在路堑挖方上侧的适当 水,特别是下雨天时,路基极易受到雨水冲刷。 位置,设置一道或多道截水沟,让地表水汇入截水沟再引到 从公路水毁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以山区公路为 排水沟,或者从涵洞排出。 多。因为山区公路的很多路段一面临河,一面傍山,与河道 (3)设置防护工程。在路基建设过程中,有的是开挖 并行。山区公路的路基大多为半填半挖,或全部由废渣、石 段,有的是半填半挖段。但不管怎样,路基两侧的山体坡度 块填筑。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块石筑成路基边坡,但因为地形 必须保证开挖到位,特殊情况下还需设置碎落台。对于不适 复杂,大都未对路基做防护加固处理。在遇到较大雨水特别 宜公路建设的不良路段,就需要采用喷铺或设置防护工程的 是洪水时,因为水位高、流量大,边坡中的土壤、石屑、小块石 方式进行加固,以防止山体滑坡或泥石流。 就会被水冲走,出现缺口或路基被毁,造成路基坍塌。 2.2路基沉陷的防治 (2)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 (1)保证路基强度。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可采用 不均匀下陷,造成局部路段的基层破坏,使路面受损,降低了 掺石灰法、换土法、石灰桩法等多种方法对路基进行加固,使 路面的行驶质量,影响了行车安全。形成路基沉陷的主要原 路基达到足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因有:①所处路段地下水丰富,路面防水性能差,雨、雪水易 (2)正确填筑路基。在路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路基的 渗入路基;②路基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措施不全面,在路 填筑需要采用级配良好的砂性土,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透水性 面、边沟等处易形成积水;③填方路段使用了不当填料,施 不同的土,更不允许无序填筑。当确实因为工程需要,需用 工过程中碾压不到位,压实度不足。 透水性不同的土进行填筑时,就必须坚持有序填筑的原则, (3)桥涵破坏。桥涵破坏是指遇到山洪暴发过程中,洪 将透水性强的土填筑在路基下层,将透水性不强的土填筑在 水冲刷桥基,使桥梁损坏或涵洞被毁。形成桥涵破坏的原因 路基上层。 有:①涵洞孔径偏小,无法满足排洪要求;②桥位选择不当, (3)完善防护措施。针对不同路段的路基要采取不同 河床地质条件差,在雨季或涨水时容易发生冲刷,影响桥梁 的养护措施,特别是一些沿河路堤和桥头引道,因为有可能 基础和墩台结构;③对桥涵的日常维护不够,垃圾和杂物清 受到长期的浸水影响,需要对该路段的路基进行特殊防护, 理不及时,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水流不畅;④受其他因素影 设置堤岸和护坡,保证路基的稳固。 响,河床发生变化,水流出现较大偏差。一旦发生桥涵水毁, (4)设置排水沟。当路基边沟纵坡大于一定坡度、单向排 洪水就会涌上路面,破坏路基,严重的可导致桥涵被冲断。 水长度长于一定距离,就应在路基两边分段设置排水沟或涵洞, (4)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是路基的 将雨水引出路基,以免边沟内的积水下渗而影响路基稳定。 配套建设,包括驳岸、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如果受到水流的不 (5)铺设砂垫层。在地下水位较浅的路段,应铺设砂垫 断冲刷会引起基础失稳,产生滑移,失去防护作用。主要原 层,这样可以阻断毛细水的上升。在路面基层的处理上,多 因有:①加固工程用材不符合要求,技术不达标,以致基础不 采用二灰稳定碎石类、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可以增强路基强 牢,地基软弱;②工程位置选择不当,挤压河道,遇到大水即 度,提高路面水浸稳定性,防止雨水下渗。 引起局部冲刷。 (下转第127页) 收稿日期:2011-05-28 ・l25・ 第7期 肖庭峰:关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设计 总第209期 及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值,采用旧混凝土路面的实测值。 而产生的水平位移,以及因交通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属相剪切 旧混凝土路面的有关结构参数主要采用钻孔取芯法确 位移。在旧面层与加铺层之间设置夹层,是预防和减缓反射 定,标准芯样的直径为10 em,芯样的数量及其分布应以能 裂缝的有效措施,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是在加铺层与旧混凝路 够代表评定路段的板厚和混凝土强度状况并满足统计分析 面层之间设置玻璃纤维格栅或土工织物夹层,其它措施还有 的要求为准。相关结构参数计算方式如下: 在加铺层内设置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等。 6道路纵断面设计 ①旧混凝土面层厚度:根据钻孔芯样的量测高度,按下 在完成最小加铺厚度计算后,需进行道路纵断面设计, 式计算旧混凝土面层厚度的代表值he。 ②旧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将采集到的芯样在室内进 以确定不同路段沥青混凝土的具体加铺厚度。道路纵断面 行劈裂强度试验,按下式计算旧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的代表 设计原则如下:值fr。 (1)满足路面排水要求; ③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代表值Ec按下式计算。 (2)与周边建筑物、堆场、铁路、相交道路顺接; (3)在保证现状道路最小补强厚度的基础上尽量与现 ④旧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路面下的基层顶面模量难以直接测到,现行的做法是采 状道路面高程吻合,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加铺厚度以 用落锤式弯沉仪(标准何在100KN、承载板半径15 cm)测量 降低工程造价。 路表弯沉,再根据弹性地基板理论反算求出基层顶面模量。 7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 为评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而进行的弯沉测试,测点 (1)当旧路路面标高小于设计标高且其差值在1O一 沿重载车行盗版的纵向中线布置,测点间距为2O一50 m,评 16 em时,在旧路路面上满铺玻纤土工格栅+乳化沥青粘层 定路段内的总测点数不小于30点。每一测点处均可测得板 油外,再加铺AC一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调平层,并与罩面 中荷载作用下的弯沉曲线,从而反算求出基层顶面模量Et 沥青混凝土的下面层一同施工; (按下式计算)。 (2)当旧路路面标高小于设计标高且其差值在16— 按上述公式逐测点反算出模量后,再运用数理统计方 25 cm时,除满铺玻纤土工格栅和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外, 法,计算评定路段内基层顶面回弹模量的代表值。 再在旧路路面上铺筑AC一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一20 (3)检验 ( + ) ,若满足要求,则初选沥青加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调平层,然后铺设加铺层结构; 铺层厚度可作为计算厚度,否则,应改选面层厚度,重新计 (3)当旧路路面标高小于设计标高且其差值>25 em 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时,在旧路路面上铺设5%水泥稳定碎石+透层油(下封层 式中 为旧混凝土的弯拉强度,MPa; 为荷载疲劳应力, 处治),然后进行加铺层罩面施工。 MPa; 为温度疲劳应力,MPa;y,为可靠度系数。 (4)当旧路路面标高小于设计标高且其差值小于8 em y,可靠度系数根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按 时,需将旧路水泥砼板块破除,然后铺筑5%水泥稳定碎石 表3确定。 至与旧路齐平后,与其它路面一同进行罩面施工。 表3可靠度及变异水平 以上各结构层设计中,旧水泥混凝土板块在进行加铺前 必须是经过修复处理过的。 8结束语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应紧紧抓住“损坏调查与 评定——路面修复——路面加铺”这一主线,才能有的放 矢,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姚祖康.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5减缓反射裂缝的措施 1999. 放置反射裂缝是沥青加铺层设计的重点。反射裂缝是 [2]余荣庄等.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M].中国建筑出版社, 由于旧面层在接缝或裂缝附近的较大位移引起其上方沥青 1998. 加铺层内出现应力集中所造成的,其包括因温度和湿度变化 [3]李嘉.公路设计百问[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上接第125页) 石、换土、砂砾以及灰土等进行填筑,增强其稳固性,防止防 2.3桥涵破坏的防治 护与加固工程损坏。 (1)设置涵洞。对于山区沿溪线公路,在公路纵坡的陡 (2)基础埋深。在防护与加固工程的处理上,应根据实 缓变坡处、凹凸曲线顶部和村庄路段,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际情况进行把握,对于无冲刷地基,应在天然地基以下至少 涵洞。其直径大小和涵洞墙高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但必须 1 m,对于有冲刷地基,应在冲刷线下至少1 in。 起到实际的排水和排沙效果。因为,山区公路中的涵洞,不 (3)设置排水设施。挡土墙是重要的防护设施,但必须 仅能够排水而且可以输沙,如果孔径太小,杂物及流沙就会 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填料中的水份,防止墙后 堵塞涵洞,减弱了涵洞排水功能,一旦山洪暴发,涵洞极易被 积水受到的静水压力和其他压力。路堑挡土地面也应做好 冲毁。 相应的排水处理,必要时,需要对地面进行夯实,以减少雨水 (2)修建导流坝。修建桥梁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 和地面水的下渗,增强挡土墙的坚固性。 桥梁的安全。同时,还必须根据水流情况修建导流坝,以保 总之,公路水毁的防治工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 证桥梁在遇到洪水时不被冲毁。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引起专业管理部门和专业技 (3)加固桥基。在修建桥梁时,首先要把握桥基的坚固 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做好深入细致的管理工作。造成公路 性和稳定性。对于桥基已被淘空的桥梁,应立即用混凝土进 水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能够从公路的设计、施 行填筑,然后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对桥基进行加固,并在桥梁 工和养护等方面加以重视并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就会使公路 上游修建合适的丁坝、导流坝等调治构造物,使水流均匀、流 水毁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畅地通过桥孔。 (4)加强日常养护。防治桥涵破坏的最好方法是加强 参考文献: 日常养护,保持桥涵的稳固和配套设施的正常,使桥涵的排 [1]李育荣.公路水毁成因扩其防治措施[J].商品储运与养护, 水功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2008,(8). 2.4防护工程与加固工程损坏的防治 [2]黄燕.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J].科技信息,2008,(9). (1)及时填筑。当公路地段为软弱地基时,要采用碎 [3]马军峰.浅谈公路的水毁与防治[J].今天科苑,2008,(14).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