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赤峰市乌丹第四中学 郭文静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能利用盐的化学性质解决问题。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和盐的反应,盐还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呢?除此之外盐还可以与盐类物质反应,但得需要一定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课题:盐的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小组为单位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溶解性规律。) 2、溶解性规律: 二、新知预习 盐的化学性质:(回顾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盐和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 实验探究:
(1)把铁丝进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Fe + CuSO4 === FeSO4 + Cu
现象:铁的表面生成一层红色物质,溶液变为浅绿色。 (2)把铜丝浸入银溶液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铜的表面生成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为蓝色。 归纳总结:金属排在盐中金属前面,盐必须溶于水
2、盐和酸反应:(归纳总结,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1)碳酸钠和盐酸 (2)碳酸钠和硫酸 (3)碳酸钙和盐酸
(4)碳酸氢钠和盐酸 (5)银和盐酸 (6)氯化钡和硫酸
归纳总结: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出示课件) 3、盐和碱反应:
(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强调此反应用于工业制烧碱)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3)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4)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 强调此反应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归纳总结: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出示课件)
4、盐和盐反应: 实验探究:(8-15)(分组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记录实验现象。
(1)将少量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方程式:
(2)将少量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方程式:
归纳总结: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沉淀
实验探究:(8-16)(分组实验)
在上一实验所得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中滴加几滴稀,观察到什么现象?
(归纳总结:硫酸钡滴加稀,沉淀不溶解,碳酸钡滴加稀,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三、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1)出示课件:〔提问〕:通过观察上述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课件〕:1、含有CO32-(或HCO3-)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2、CO32- 或HCO3- 的检验方法: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
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出示课件:(2)SO42-的检验
实验操作: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钡溶液,然后加入稀进行酸化。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且该沉淀不溶于稀。 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 2.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3.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探究点二: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情景展示]请预测以下反应能否产生? (钾和氯化钠)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出判断) 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生成水;(2)生成气体;(3)生成沉淀 巩固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附板书) 五、当 堂 检 测(出示课件)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