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中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产品检验标准
1. 原料采购 a) b) c) d) e)
必须依据工艺要求,检验标准选择合适的供应厂家。 原料必须从经过供应部评审的合乎要求的厂家进行采购。 采购材料前必须让供应厂商明确我公司的检验标准。
对有特殊要求的原料要求,必须落实供应厂家是否能满足要求,方可进行采购。 采购要求必须明确采购产品、规格、数量、交货日期、质量要求、采购单号、包装标识等。
2. 原料检验标准 a) 色差检验:
① 从每卷(包)原料中取一块小样贴于色差检验卡上,并做好标记。 ② 取确认样一小块贴于检验卡上进行肉眼比较,应无明显的色差。 ③ 将色差检验卡放于专门制作的灯箱内进行比较确认色差差别程度。 ④ 将比较完成的色差检验卡,交于部门主管进行核准。
⑤ 填写色差检验记录(材料检验单),做出结论。色差明显的应禁止入库。 ⑥ 将检验结果存档。
⑦ 将辅料与已经确认的原料进行色差比较(肉眼、灯箱),应无明显色差,否则禁止入库。
b) 尺寸、数量、疵点检验:
① 将原料放置验布机平台上,用量尺测量原料幅宽尺寸应不小于采购要求尺寸。 ② 启动验布机,检验布匹表面有无疵点,料缺,并做好标记,根据工艺安排在使用中剔除。
③ 检验布匹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色班、色差等。 ④ 检验布匹表面是否均匀、平滑。 ⑤ 检验布匹数量是否符合标识数量。
⑥ 对布匹表面出现大的缺陷,及时汇报车间质检人员。 ⑦ 做好检验记录。
⑧ 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和布匹表面的缺陷程度,填写检验单。
c) 缩水程度检验:
① 从来料布匹裁2m长,布匹进行缩水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3. 下料工艺检验标准 a) b)
按照工艺要求,对操作人员切割安排尺寸进行检验,尺寸公差要求:mm,填写检验记录。
检查排料安排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布匹表面的疵点是否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 1 -
c) d) e) f) g) h) i) j) k)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g)
检查铺料过程中是否对布匹的匹号进行标识。 抽检布匹铺料过程中是否有打皱、过紧现象。 检查铺料后,布匹边角是否整齐。
按照工艺要求,对下料进行首件检查,尺寸公差要求:mm,填写检验记录。 检查下料产品是否符合工艺的特殊要求。
首件检查应涉及产品的所有组成部分。下料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检查,并填写检验记录。 工序周转前,应检验是否对产品的组成部分按照布匹匹号进行标识,标识是否清晰,标识位置是否符合。
工序周转前应抽检下料尺寸,并在周转单上签字。 货号完成,检验记录应报质量部核准存档。
核版:刷花前,按照产品要求,对样板进行检验。检查样板是否有缺花等,样板标识(合同号、货号、花号等)是否工艺要求;检验样板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检查操作工人是否按照工艺选择合适的“兰”料。 检查下料尺寸是否符合。
对确认的样板刷花进行首件检查,检查花线是否清晰,是否有缺兰、缺花、花位,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表面是否整洁等,并填写检验记录。 检查刷花产品是否符合产品工艺的特殊要求。
刷花过程中应对操作者进行过程检查,并填写检验记录。 在产品周转单上签字。
货号完成,检验记录应报质量部核准存档。 检查刷花工艺、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确认的样品检查绣花线色是否符合。
首件检查:对绣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检查,花样、花色、绣花的松紧程度符合工艺要求。
刺绣产品不允许有跳针、破碎、断线、线毛、脏污等。 对刺绣过程中进行过程检查。
刺绣产品周转前必须进行抽检,并在周转单上签字。 填写检验记录。货号完成,检验记录应报质量部核准存档。
4. 刷花工艺检验标准
5. 电脑绣花工艺检验标准
6. 一次、二次外发工艺检验标准
a) 检查上工序周转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b) 将上工序周转的产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
c) 填写对外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附在标准样品上。
d) 将外加工返回产品进行对样,下发每位收发检查人员合格样品,进行检验。
- 2 -
e) 检查对外发返回产品是否符合通知的质量要求。 f) 检查产品花样、线色与样品是否符合。 g)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整洁。 h) 检查产品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i) 检查已经完成的工序是否有破坏。 j)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明显色差。 k) 外发加工产品,必须进行每件检查。
l) 对首次加工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退回(附质量反馈单)相应加工点以引起重视。 m) 质检员负责产品的抽检,抽检范围为产品总量的10%,合格率应达到100%。 n) 填写检查记录,质量反馈单。 7. 缝制工序检验标准 a) b) c)
缝制前,由质检员对上工序进行抽检,抽检范围为10%,合格率满足97%以上。 缝制前,应由质检人员传达缝制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首件检查:抽取一名缝制工人,缝制首件产品,进行检查。 ① 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尺寸公差 mm); ② 针距(工艺未特殊注明按3cm-13针为准); ③ 上下底线是否对正、缝制线路是否平直; ④ 翻边尺寸(工艺未特殊注明按8±1mm为准);
⑤ 检查锁边不能太紧,不能出现掉针、掉坑,锁边尺寸在工艺未特殊注明按2±0.5mm
为准;
⑥ 检查洗涤标、订单号位置是否准确,方向是否准确,不偏斜,缝制是否结实; ⑦ 检查缝制产品各部分位置、方向是否准确;
⑧ 检查缝制产品内外线毛是否清理干净,是否对产品造成损伤;
⑨ 检查缝制产品是否按照已经做好的标识完成拼组,拼组后产品是否有明显的色差; ⑩ 检查缝制产品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疵点,不明显的疵点是否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等。 ⒒ 对特殊布料产品应检查表面是否有起毛现象,布丝是否出现断裂、错位等。 d) e) f) g)
首件检查合格后,应对每位缝制员工进行首件检查。 通过首件检查的缝制工人才能进行批量生产。 生产缝制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 对扣眼锁边进行首件检查:
① 锁边松紧程度应以表面不出现打皱、线不出现松弛为准; ② 锁边不能出现掉线现象;
③ 扣眼锁边大小按照技术工艺要求完成,工艺未特殊要求公差按照 mm为准; ④ 扣眼锁边位置应准确,锁边应直,不能出现偏斜现象。
⑤ 首件检查通过可进行批量生产,并应实施过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
- 3 -
h) 对扣眼进行首件检查:
① 扣眼大小按照技术工艺要求完成,工艺未特殊要求公差按照 mm为准,扣眼不
应破坏锁边;
② 扣眼位置应准确,直,不能出现偏斜现象。
③ 首件检查通过可进行批量生产,并应实施过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
i) 对钉扣进行首件检查:
① 检查钉扣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② 检查是否结实;
③ 检查扣的型号、规格、颜色等是否符合要求; ④ 将扣子按要求扣好,检查是否出现打皱现象;
⑤ 首件检查通过可进行批量生产,并应实施过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
j) 其他辅件首件检查:
① 辅件的缝制质量应按照工艺要求检查,如检查亮片缝制质量应排放均匀,不应出
现大的重叠,背面应死针结实; ② 检查位置是否准确; ③ 辅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④ 检查辅件颜色与产品颜色色差;
⑤ 首件检查通过可进行批量生产,并应实施过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
k) 工序周转:
① 产品周转前应进行抽检,抽检范围应按10%抽取,合格率要求100%;若不能达到
合格要求,应继续抽取样品检查,不能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全检(每件检查); ② 在周转单上签字。
8. 下水检验标准 a) b) c) a) b) c) d)
检查产品表面的脏污、兰、油花等是否被清理干净,每件检查。
应对首件烘干工件进行尺寸检查,达到工艺尺寸要求,公差控制在 mm。 检查货物烘干程度是否适合,有无烘干过时、烘残。
尺寸检验:将上工序周转的工件按10%进行尺寸抽检,合格率为100%。
检查工件表面的脏污是否清理干净,分一次检查(每件检查),二次检查(抽检,按10%抽样。合格率100%)。
检查产品内外线毛是否清理干净,分一次检查(每件检查),二次检查(抽检,按10%抽样,合格率100%)。
检查花样是否有残缺,与工艺要求是否符合,分一次检查(每件检查),二次检查(抽检,按10%抽样。合格率100%)。
10. 烫熨检验标准
- 4 -
9. 后整检验标准
a) 首件检查:
① 检查产品皱纹是否熨开,表面平整;花纹平整,边角熨开,无翻折现象; ② 产品边角应方正,不能出现死角;
③ 检查产品有否熨过,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④ 首件检查应覆盖所有烫熨操作者。
b) a) b) c)
烫熨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产品验针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检查,自已经通过验针检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5-6套产品进行验针,合格率必须满足100%;
抽检:取样标准按产品数量的10%,合格率应满足100%。 做好验针记录的检查,填写检验记录。
11. 验针检验标准
12. 折叠检验标准
a) 检查产品内外线毛是否清理干净。 b) 要求花位准确,厚薄均匀,棱角分明。 13. 装袋检验标准 a) 首件检查:
① 彩卡、条形码、尺寸标等位置、方向准确。 ② 检查封口是否平整。
③ 检查产品内是否有线毛、头发等杂物。 b) 装袋过程应进行过程检查。 c) 抽检:
1. 产品内是否有线毛、头发等杂物,按10%比例,合格率100%。 2. 检查装袋是否合格,按10%比例,合格率100%。 d) 做好检查记录的填写。 14. 成品检验标准 a) b) c) d) e) f) g) h) i) j)
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尺寸公差 mm); 针距(工艺未特殊注明按3cm-13针为准);
检查洗涤标、订单号位置是否准确,方向是否准确,不偏斜,缝制是否结实; 检查内外线毛是否清理干净;
检查缝制产品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疵点,不明显的疵点是否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等; 对特殊布料产品应检查表面是否有起毛现象,布丝是否出现断裂、错位等。 检查花样是否有残缺; 检查产品是否有明显的色差;
将扣子按要求扣好,检查是否出现打皱现象; 检查工件表面的脏污、兰、油花等是否被清理干净;
- 5 -
k) l)
检查辅件的缝制是否结实、符合工艺要求。 抽样范围为产品总量的10%,合格率应达到100%。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