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_张毓辉

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_张毓辉

来源:刀刀网
□卫生筹资《中国卫生经济》第32卷第1期(总第359期)2013年1月

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

张毓辉①,万

泉①,翟铁民①,王从从①,郭锋①,魏强①,柴培培①,赵郁馨①

目的:通过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分析医改以来中国卫生筹资特征与变化趋势。方法:参考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卫生费用核算制度,分初步核算和最终核算采用专门的方法测算卫生总费用,并对初步核算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初步核算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可用于卫生分析与决策,从而显著提高了卫生总费用时效性。最终核算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24345.91亿元,占GDP比重为5.15%,其中卫生支出比重超过30%,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到35%以下。结论:医改以来卫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投入重点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层卫生机构倾斜,符合医改文件提出的要求;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卫生筹资结构明显改善。

关键词

中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核算;最终核算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43(2013)01-0005-05

中图分类号R1-9;F221

DOI10.76/CHE20130101

ResultsandAnalysisofChineseNationalHealthAccountsin2011/ZHANGYu-hui,WANQuan,ZHAITie-min,etal.//ChineseHealthEconomics,2013,32(1):5-9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usingresultsofnationalhealthaccounts,toanalyzeChinahealthcarefinancingcharacteristicandtrend.Methods:BasedonSystemofNationalAccount,NationalHealth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NHDRC)establishedamultiple-stagesystemof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inChina,whichmainlyincludesthepreliminary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andthefinal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andthefeasibilityofpreliminary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hasalsobeentested.Results:Thepreliminary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hasbeenprovedahighdegreeofaccuracyandcanbeusedforhealthpolicyanalysisanddecision-makingwithbettertimeliness.FinalhealthaccountingestimatesshowChinatotalexpenditureonhealth(CTEH)in2011was24345.91billionRMB,equivalentto5.15%ofGDP.OftheCTEHin2011,theshareofgovernmenthealthexpenditurehasexceeded30%andOOPhasdroppedbelow35%.Conclusion:Sincethenewroundhealthcarereform,governmenthealthinputhassignificantlyincreased,andmainlyallocatedtobasichealthinsuranceandgrass-rootshealthfacilities,whichisinaccordancewiththerelatedrequirementsofhealthcarereformdocuments;whiletheshareofOOPcontinuedtoreduce,andhealthcarefinancingstructureimprovedgreatly.

KeywordsChinatotalexpenditureonhealth;preliminary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finalhealthexpenditureaccountingFirst-author’saddressChinaNationalHealth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Beijing,100191,China

1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与发布制度

卫生总费用(TEH)既是卫生制定的重要依

费用核算结果,并在《中国卫生总费用摘要》中发布。最终核算根据财政决算数据、部门会计和已有的专业统计年报数据测算,于当年12月在《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中公布,并在次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公布主要结果。

在方法上,卫生总费用初步核算采用与最终核算一致的核算体系,最大限度地以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确保了核算的科学性。实践也充分证明,卫生费用初步核算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与最终核算结果差距极小。对比

据,也是监测卫生实施效果和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信息。在确保卫生费用核算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时效性,是卫生费用核算研究追求目标。近年来特别是新医改以来,各方面对卫生总费用信息日益重视,对卫生总费用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分析需要,提高卫生总费用数据时效性,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参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与发布制度[1],探索建立了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制度,按照预计、初步核算和最终核算的步骤核算卫生总费用。

卫生总费用预计数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1月~10月或11月份进度统计资料和卫生总费用省级监测点数据计算,并于当年12月底报告给卫生决策部门供内部使用。初步核算根据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以及卫生总费用省级监测点数据计算,在每年第二季度产出上一年卫生总

2011年卫生总费用初步核算与最终核算结果,卫生总费用总额的差异仅为0.3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的差异仅为0.04%(表1),二者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初步核算采用财政预算执行数而最终核算采用决算数。可见,卫生费用初步核算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确保宏观卫生经济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实现了较好的时效性,可用于卫生分析与决策。

①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191

作者简介:张毓辉(1977-),男,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费用核算;E-mail:zyh@nhei.cn。

ChineseHealthEconomicsVol.32No.1(SumNo.359)Jan.2013

2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2.1筹资规模

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24345.91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06.9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卫生总费用比上年增长了13.08%,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5·

——张毓辉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表1项

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核算与最终核算结果比较

单位亿元

初步核算结果最终核算结果

差异率(%)

2.2

(B-A)/B0.320.830.410.320.04

筹资结构

(A)24268.78

30.4134.7134.885.15

(B)24345.91

30.6634.5734.775.15

卫生总费用

卫生支出比重社会卫生支出比重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

2011年卫生支出为74.18亿

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30.66%,是1988年以来最高水平,占财政支出比重为6.83%,是1978年以来最高水平;社会卫生支出为8416.45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34.57%,比2010年下降1.45个百分点[2];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为

(9.30%)。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了5.15%,与

2009年比重持平,在2010年降至4.98%之后又提高到5%以上,为197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图1)。

8465.28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下降到35%以下(34.77%)(表2)。

国际口径卫生总费用分为广义卫生支出和私人

表2指标历年来中国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测算结果

单位1990年1995年

亿元亿元

2000年709.5215.47407.21211.0026.81.5025.55813.1228.00184.75146.0758.98

2005年8659.911552.5317.93805.52453.3172.53221.182586.4029.871384.75307.00614.86279.804520.9852.212921.301599.67

4.68662.30

2008年14535.403593.9424.731397.231577.10194.32425.295065.6034.853270.88585.50813.668.90386.665875.80.424101.561774.30

4.631094.52

2009年4816.2627.462081.092001.51217.88515.786154.4935.083959.573.901191.3812.05417.286571.1637.4521.352049.82

5.151314.26

2010年5732.4928.692565.602331.12247.83587.947196.6136.024631.21677.401413.65

8.41465.947051.2935.294863.142188.15

4.981490.06

2011年74.1830.663125.163360.78283.86694.388416.4534.575742.61691.701594.0526.44361.658465.2834.775597.422867.85

5.151806.95

卫生总费用卫生支出

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医疗保障支出行政管理事务支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社会办医支出社会捐赠援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人均卫生总费用

747.392155.134586.63187.2825.06122.84.344.5515.53293.1039.22248.7928.5615.75267.0135.7379.97187.044.0065.37

387.3417.97230.05112.2913.0931.9135.63606.33102.2159.26.40

17541.9219980.3924345.91

%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767.811171.94

%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999.982705.17382.781372.28617.191332.3.54177.93

4.62361.88

%

亿元亿元

%

·6·ChineseHealthEconomicsVol.32No.1(SumNo.359)Jan.2013

——张毓辉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等

卫生支出,广义卫生支出主要包括狭义卫生支出和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包括企业和个人缴费)两部分[3]。广义卫生支出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在卫生筹资领域的职能,不仅包括对卫生的直接投入,还包括通过组织社会医疗保障实现风险分担所筹集的社会和个人资金,其水平的提高体现公共筹资力度加强,对于解决“因病致贫”、

“灾难性卫生支出”等问

题作用显著。2011年,我国广义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10年的54.31%增长到

费用(机构法)的比重为61.98%,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公共卫生机构费用2040.67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8.09%。医院费用中,城市医院、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占.13%、

21.28%、5.17%和9.30%。总体来看,卫生费用仍主要发生在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卫生费用集中于高级别医疗机构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表3)。

2.4疾病卫生费用

根据全球最新卫生费用核算体系———经济合作与发

55.%,私人卫生支出比重则从2010年的45.69%下降

到44.11%,反映在卫生筹资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卫生筹资风险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图2)。2.3卫生总费用机构配置

2011年中国医院费用为15627.32亿元,占卫生总

表4疾病别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其他肿瘤神经精神紊乱感觉器官紊乱皮肤疾病

展组织(OECD)、欧盟统计署(ZUROSTAT)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修订推出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中国卫生总费用课题组建立了疾病卫生费用核算体系,结合家庭卫生服务调查和医疗卫生机构调查数据对2010年疾病卫生费用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2010年卫生总费用(经常性卫生总费用)中慢性病卫生费用为12910.77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

2010年中国慢性病卫生总费用结果

费用

占慢性病费用的比重(%)

(亿元)4400.282120.231315.101030.36958.33779.948.41726.79419.49414.96256.49180.07

排位

34.0816.4210.197.987.426.047.355.633.253.211.991.39

12345

69.98%,传染病等其他疾病以及伤害的卫生费用所占比重为30.02%。2010年慢性病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为3.22%,消耗了大量卫生资源。慢性病卫生费用中,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所占比重最高,为34.08%,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分别占16.42%,10.19%,7.98%和

671011

7.42%。糖尿病费用所占比重也较高,达到6.04%。总体来看,排位前6的慢病花费占全部慢病费用的比重达到83.44%;前3种慢病花费占慢病费用的比重也高达60.69%(表4)。从降低慢病社会经济负担,控制慢病卫生费用的角度出发,未来亟需根据疾病费用负担状况和相关干预措施的成本效果确定慢病控制的重点。

ChineseHealthEconomicsVol.32No.1(SumNo.359)Jan.2013·7·

——张毓辉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表3历年来中国卫生总费用(机构法)构成情况

构成卫生总费用的项目1995年医院费用城市医院县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其他医院门诊机构费用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公共卫生机构费用

卫生行政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费用其他卫生费用

%

2000年.9047.168.747.631.3713.616.375.070.559.51

2005年66.3051.027.500.796.380.6112.049.616.170.795.10

2008年62.4841.1112.771.956.310.3310.5210.108.581.686.

2009年62.6141.0413.032.106.150.299.948.988.212.028.25

2010年62.1340.6712.572.356.360.188.729.858.112.728.48

2100年61.9839.7513.193.215.770.079.769.878.092.377.91

61.9441.728.6010.161.4516.654.535.500.3711.01

3医改三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状况

3.1卫生总费用增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状况有望改善

“新医改”启动以来,随着卫生投入的增加,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升,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迅速。2009—2011年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61%,高于近5年(13.30%)、近10年(11.88%)和1978年以来(11.32%)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9.59%)。3年间卫生消费弹性系数为1.41,即GDP增长了1%,卫生总费用增长了1.41%。

超过对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总量。“新医改”3年以来,

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投入由2009年的12.2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250.69亿元,年均增长了22.41%;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由2009年的1978.00亿元增至2011年的3046.93亿元,年均增长了15.91%。

3.2.3社会卫生支出趋于稳定。2009—2011年3年来,

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基本保持在35%左右,但绝对值增速有所放缓,2009年环比增速为22.24%,

2010年为9.65%,2011年为8.53%。目前,各类社会医疗保险已经覆盖全国95%以上人口,覆盖人口数趋于稳定,同时各类社会医疗保险非筹资水平增长较慢。此外,全社会非财政性固定资产投资阶段性增长放缓,2009年全社会非财政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了46.05%,而2010年和2011年增速分别下降至

3.2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

“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由2008年的40.42%降至

2011年的34.77%;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显著提高,由2008年的24.73%上升至2011年的30.66%。

3.2.1总体卫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投入重点向基层卫生机构倾斜。“新医改”3年来,卫生支出由2008年的3593.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4.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2.06%,超过同期财政支出和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速度。2011年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6.83%,是1978年以来最高水平,符合新医改关于“逐步提高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使卫生投入占经常性

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要求。医改期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投入环比增速从19.44%增加到28.53%,同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增长速度由35.80%提高至

18.97%和13.46%。

3.2.4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与“新医改”正式启动之前的2008年相比,“新医改”3年以来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共下降了

5.65个百分点,2011年已下降到34.77%,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显示我国卫生筹资调整已见成效,卫生筹资公平性明显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绝对值增速仍较高,达到11.66%,其中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增长速度分别为7.05%和

21.90%,远高于2010年的0.86%和0.10%。3.3卫生资源机构配置有所优化

从卫生总费用的机构配置看,

“新医改”3年医疗

机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62.61%降至2011年的61.98%。其中,城市医院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41.04%降至39.75%;县级医院费用所占比重略有升高,由13.03%升至13.19%;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卫生机构费用所占比重由

67.28%,体现了本轮医改“保基本,强基层”的理念。3.2.2对基本医疗保险投入增长迅速。新医改以来,对基本医疗保险投入的增速快于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2011年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投入总量已

2009年的2.10%上升至3.21%;乡镇卫生院费用所占比重则有所下降,特别是2011年该比重下降明显。公共

ChineseHealthEconomicsVol.32No.1(SumNo.359)Jan.2013

·8·

——张毓辉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等

卫生机构费用比重基本保持在8.10%左右。其服务量占比下降,未能从总体上改变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的局面。

3.4药品费用所占比重下降

“新医改”3年来,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

4.3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引导患者合理流向,我国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利用

2008年的41.56%下降至2011年的37.55%,下降了

4.01个百分点。其中,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门诊药品费用占药品费用比重由40.86%降至37.03%,住院药品费用则略有上升,由34.74%上升到36.68%。同期居民自购药费用占药品费用比重由24.40%上升为26.29%。

4讨论与建议

4.1我国公共筹资水平仍不高,卫生筹资结构仍需继续改善

卫生总费用中和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属于公共筹资,具有较强的风险分担功能,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保障。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卫生筹资战略(2010-2015)》中指出,公共筹资占GDP比重达到5%的国家通常可以实现全民覆盖[4]。虽然近年来我国和社会保障投入增长较快,但其比重仍然较低,2011年公共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55.%,占GDP比重为2.88%,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与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对比,2010年我国公共筹资占卫生总费用比重(54.31%)仅高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41.84%);与此对应,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35.29%)则高于我国所在中高收入国家组(29.92%)和全球平均水平(32.09%)[5]。医改3年我国卫生筹资结构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医改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各项重点工作如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制度还需巩固完善,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深化拓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未来一段时期,应继续加大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筹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卫生筹资结构的合理性,确保医改主要任务顺利完成。

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和消费向高级别医疗机构集中,相应地推动了医药费用增长。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如我国医疗服务提供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矛盾。国际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

3000美元,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将加快,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将迅速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特殊时期,而基层卫生机构目前仍普遍存在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设备缺乏等问题,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切实增强基层诊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并从医疗保障制度入手制订相关,引导居民更多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4.4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相对水平高于城镇居民,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可支配

而且差距有扩大趋势

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已下降到

4.44%,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降至6.39%。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呈逐年增加趋势,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超过城镇居民,2011年分别达到6.26%和8.37%,而且从近几年结果看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医改相关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但与此同时应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给与足够重视,通过提高新农合筹资和补偿水平等措施,切实降低农村居民自付费用水平和经济负担。

4.2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有所抬头,应予以充近年来,我国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速趋缓,

分关注

[1]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

[EB/OL].[2012-09-30].2003.http://esow.stats.gov.cn/HTML/102A1451142E/1250112A69297E3E.htm.

[2]张毓辉,郭峰,万泉,等.201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

果与分析[J].2012,31(4):5-10.

2010年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速下降到0.62%,但2011年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速又有所抬头,环比增长了11.66%。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水平迅速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居民就医向高级别医疗机构集中。2010年城市医院和县医院门急诊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7.90%和7.39%,而2011年增速则上升至11.18%和27.14%,与之相对应,2011年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数增长速度下降,乡镇卫生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3.40%)。住院服务利用也出现同样的趋势;二是高级别医疗机构服务费用水平保持增长态势,虽然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费用水平出现负增长,但是由于

ChineseHealthEconomicsVol.32No.1(SumNo.359)Jan.2013

[3]WorldHealthOrganization.Guidetoproducingnationalhealth

accounts[Z].Canada.2003.

[4]WorldHealthOrganization.HealthFinancingStrategyforthe

AsiaPacificRegion(2010-2015)[Z].2009.

[5]WorldHealthOrganization.WorldHealthStatistics[Z].2012.

[收稿日期:2012-12-12](编辑:张红丽)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