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第一部分:危险性概述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健康危害: 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二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吸入: 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第三部分:消防措施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特性: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四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性空间;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应急处理: 它惰性材料吸收; 第五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储存注意事项: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六部分:生态学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对海藻应给其它有害作用: 予特别注意; 第七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八部分:运输信息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运输注意事项: 晚运输;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