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登中学高二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卷(2010年9月)

新登中学高二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卷(2010年9月)

来源:刀刀网
新登中学高二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洪申健 校对:洪申健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内容涉及《陈情表》《项脊轩志》和《长亭送别》等)

一、阅读《陈情表》,完成文后题目。20分

陈情表 西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 (1) ,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 ,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 (3)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 ) ,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不行:不能做事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辛苦:辛酸苦楚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生孩:生为孩子的时候 E、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的岁月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未果,寻.

病终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D、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微.

斯人,吾谁与归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有活用现象,其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A、历职.郎署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刘病日.笃 D、臣具以表闻.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今臣亡国贱俘。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而刘夙婴疾病。 6、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7、根据课文,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 , 。 (2) , 。 (3) , 。 (4) , 。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2

2分) 二、阅读《项脊轩志》,完成文后题目。18分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天,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15岁,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B、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来,回家 .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出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D、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离开 ..

9、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3

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C、(1)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2)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谨拜表以闻 ..

B、先妣抚之甚厚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12、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瞻顾遗迹,如在昨天,令人长号不自禁。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3、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依次写出了 、 、 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待和依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道中落的抑郁和悲哀。文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 的作用。4分

三、文学常识和名言警句。14分 14、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归有光,号震川,是 代著名散文家,“ ”派古文的魁首。他远承《史记》,近学韩、欧,其散文记事真实亲切,感人至深,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是“唐宋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王实甫, 代戏曲作家,其代表作《 》写了张拱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4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 、 、 、 。 (4)莎士比亚, 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5、根据《长亭送别》原文填空:4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 ?总是离人泪。 (2)柳丝长玉骢难系, 。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 。 (4)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5

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当阳光彻入时,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他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16、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17、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6

18、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2)“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19、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五、作文:30分

请以“分班以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7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8

: 号位座 : 号学 : 名姓 班) (二高 新登中学高二年级九月份月考语文答卷

一20 二18 三14分 四18分 五30分 得分100

一、阅读《陈情表》,完成文后题目。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7、根据课文,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 , 。 (2) , 。 (3) , 。 (4) , 。 二、阅读《项脊轩志》,完成文后题目。18分

8 9 10 11 12、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瞻顾遗迹,如在昨天,令人长号不自禁。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3、依次写了 、 、 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待和依恋。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结构上起了 作用。4分

高二语文9月份月考卷

9

三、文学常识和名言警句。14分 14、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归有光, 代散文家,“ ”派魁首。 (2)王实甫, 代戏曲作家,其代表作《 》。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 、 、 、 。 (4)莎士比亚, 国剧作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等。 15、根据《长亭送别》原文填空:4分

(1)西风紧, 。 ?总是离人泪。 (2)柳丝长玉骢难系, 。 (3)夕阳古道无人语, 。

(4)一鞭残照里。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16、4分 17、4分

18、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回答下面问题。7分 (1)5分

(2)2分 19、3分

五、话题作文:分班以后。 30分

10

参:

一、阅读《陈情表》,完成文后题目。20分

1、D 2、A 3、B 4、C 5、A

6、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这样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您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2)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或许刘氏能侥幸地安度残年。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7、根据课文,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形影相吊。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二、阅读《项脊轩志》,完成文后题目。18分 8、B 9、D 10、D 11、A

12、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瞻顾遗迹,如在昨天,令人长号不自禁。

——看着旧日遗物,好象昨天刚发生的事,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我写下这篇志后,又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往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13、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依次写出了母亲、祖母、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待和依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道中落的抑郁和悲哀。文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分

三、文学常识和名言警句。14分 14、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归有光,号震川,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唐宋”派古文的魁首。他远承《史记》,近学韩、欧,其散文记事真实亲切,感人至深,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是“唐宋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其代表作《西厢记》写了张拱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5、根据《长亭送别》原文填空:4分

11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4)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16、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窗台上:衰败的藤草 ;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蚂蚁;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空气中:浮动的尘埃。

17、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抛:扔,投掷之意。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缓慢地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18、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1)“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

(2)“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19、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神奇”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使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作文示例:

分班以后

黄岗中学 佚名

记得那年夏天在买衣服时,我徘徊于红色与蓝色之间,红色——适合我的颜色,蓝色——我喜欢的颜色。我记得,最终我选择了后者——那个我自小学起便深深眷恋的颜色。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会游离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以致我们很难对自己的选择做出明晰的判断。如同10岁那年我就曾坚定地对自己说,我喜欢理科,可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文理分科时我一如既往地选择了理科,但结果却令我那么地难过,就像那年夏天望着镜子中身穿蓝色T恤的自己,感觉竟是如此空洞,怅然若失。我开始设想假如当初我选择了文科,伤感是否会弃我而去?

第一次踏进理科班的教室,除了极具格调的木质地板和明媚的阳光外,什么也没留下。我能看见无数柔软的灰尘在光柱里翩跹起舞,仿佛沉淀了许久的记忆在瞬间被揉破,

12

丢弃在空气里,一点一滴,零零碎碎,摇曳不定。从前的老教室明晃晃地出现在我眼前,如同时光的剪影。在那面发黄的墙壁上贴满了我们为之努力而得来的奖状,它见证了高一那年我们所有的汗水和欢笑。那间老教室陈旧,却载满了温暖。

凭窗有风的日子,白衣飘飘,我总能在明媚的阳光里看见我的朋友对我微笑,那容颜明朗清澈如同冬日的阳光,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了。在那些弥漫花香的日子里,时间无色无味,淡淡于我指间漏掉,我用尽全力想抓住它,可无论怎么握紧,它还是从罅隙间悄悄地溜了,抛下为力的我。轰轰烈烈地朝前奔去。看着满天的繁星散落在眼里,我才明白,我是真的想念这一切了,想念昔日的老师、想念被欢乐的青春激荡着的同学,想念和阳光一起逝去的高一。

那年夏天,每当我穿着那件蓝色体恤,张扬地晃在大街上时,那绯红总会在心中漾起层层涟漪,逼迫我记起那难以决定的选择。其实我明白,尽管红色与我是那么相称,但如果当初的选择是它,今天我同样会忆起那悠扬的蓝。

璀璨星空下,一个悠远的声音对我说,不论我的选择是文科抑或理科,沉淀的记忆都会在某一时刻被不经意地唤起,让我体会离别的感伤,然而此刻,我必须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室和每一个新的瞬间,让生命赋予我的每一刻精彩都成为今后美好的回忆。 点评: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要勇于接受。再者,有选择就有失落、伤感,正如有得必有失,得失是不可分开的一样。本习作写的就是对分班选择的感悟及审视,写得有一定的深度。语言流畅。表明作者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分析试卷投影用:

一、阅读《陈情表》,完成文后题目。20分 1、D 2、A 3、B 4、C 5、A

6、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这样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

13

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您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2)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或许刘氏能侥幸地安度残年。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7、根据课文,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形影相吊。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二、阅读《项脊轩志》,完成文后题目。18分

8、B 9、D 10、D 11、A

12、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瞻顾遗迹,如在昨天,令人长号不自禁。 ——看着旧日遗物,好象昨天刚发生的事,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4

——我写下这篇志后,又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往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13、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依次写出了母亲、祖母、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待和依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道中落的抑郁和悲哀。文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分

三、文学常识和名言警句。14分 14、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归有光,号震川,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唐宋”派古文的魁首。他远承《史记》,近学韩、欧,其散文记事真实亲切,感人至深,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是“唐宋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其代表作《西厢记》写了张拱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5

15、根据《长亭送别》原文填空:4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4)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四、现代文阅读(2006年广东高考题):18分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冯骥才,原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是当今文坛比较活跃的知名作家。先从事绘画工作及美术、文艺理论的教学,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天津市文联、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电影剧本《神灯》等,其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和中篇小说《啊!》、《神鞭》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

16

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长期以来,冯骥才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有着浓厚的兴趣,近年来,更关注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夕照透入书房》一文,正是他这种关注的一种文学表现。在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忧虑的情怀,一种面对商品经济冲击而导致思想精神的逐渐缺失、民间文化惨遭破坏的现状的忧虑。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神奇两字总领下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投射”,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有突显..的效果。作者通过“投射”一词,使夕照形成如投影一般的效果,将读者的目光带到了大书架上的《傅雷文集》上,从而凸显了“我可以永存”的寓意。】在

17

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运用对比手法,“片瓦不留”和“一字不误”有力地突出了能真正永存的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穿”,写夕照穿.过笔丛的缝隙,投射到了隐在黑暗中的苏格拉底小雕像的嘴巴上,“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这一“穿”字,写出了夕照对“黑暗”的穿透力,这其实也是作者面对混沌的商品世界的一种思考和期盼】,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苏格拉底小雕像)

18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当阳光彻入时,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书桌上的镇尺)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书桌上的蚂蚁)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

19

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空气中的尘埃)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他凄厉的哀鸣。【“凄厉的哀鸣”象征了传统民间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濒临灭绝的哀号。这不仅是“泥公鸡”的哀鸣,也是作者的哀伤与忧虑。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借泥公鸡悲壮而雄浑的哀鸣,发出呐喊,令人感动,给人以警醒。】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连无情的夕阳都被感动了,人何以堪!“好似燃烧了起来”使我们想到以泥公鸡为代表的传统民间工艺似乎又蓬勃发展起来了。这是作者的呐喊和呼吁,期盼和愿望。】

20

【简评】冯骥才先生以一颗沉静之心,一枝生花之笔,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一片弘扬传统文化的痴情,为世人敲响了黄钟大吕。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于夕阳中书房,是何等惬意之事。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夕阳创造了无比神奇的景象,作者对夕阳带给人间美好的赞誉之情与歌颂之意流淌在字里行间。正是这无比神奇的景象,让作者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揭示出文化遗产这个文化焦点问题,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6、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窗台上:衰败的藤草;

——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一只蚂蚁; ——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空气中:浮动的尘埃

【分析】本题考查内容要点的筛选与归纳。题目要求的是“夕照中”的事物,并要“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答题时必须同时满足这三点要求,否则要酌情扣分。

21

17、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投射: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有突显的效果。作者通过“投射”一词,使夕照形成如投影一般的效果,将读者的目光带到了大书架上的《傅雷文集》上,从而凸显了“我可以永存”的寓意。

——穿:写出了夕照对“黑暗”的穿透力,这其实也是作者面对混沌的商品世界的一种思考和期盼。 ——抛:扔,投掷之意。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

——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缓慢地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18、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

22

(2)“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让学生读现代文最后几句话,让学生设计一个题目,并拟出答案。

19、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使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比神奇的境象。 ——二是指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作文提要:

23

扣题点题 卷面整洁 字数写足 情真意切 思想独到 或有细节 或有文采

作文示例:

分班以后 黄岗中学 佚名

记得那年夏天在买衣服时,我徘徊于红色与蓝色之间,红色——适合我的颜色,蓝色——我喜欢的颜色。我记得,最终我选择了后者——那个我自小学起便深深眷恋的颜色。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会游离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以致我们很难对自己的选择做出明晰的判断。如同十岁那年我就曾坚定地对自己说,我喜欢理科,可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文理分科时我一如既往地选择了理科,但结果却令我那么地难过,就像那年夏天望着镜子中身穿蓝色T恤的自己,感觉竟是如此空洞,怅然

24

若失。我开始设想假如当初我选择了文科,伤感是否会弃我而去?

第一次踏进理科班的教室,除了极具格调的木质地板和明媚的阳光外,什么也没留下。我能看见无数柔软的灰尘在光柱里翩跹起舞,仿佛沉淀了许久的记忆在瞬间被揉破,丢弃在空气里,一点一滴,零零碎碎,摇曳不定。从前的老教室明晃晃地出现在我眼前,如同时光的剪影。在那面发黄的墙壁上贴满了我们为之努力而得来的奖状,它见证了高一那年我们所有的汗水和欢笑。那间老教室陈旧,却载满了温暖。 凭窗有风的日子,白衣飘飘,我总能在明媚的阳光里看见我的朋友对我微笑,那容颜明朗清澈如同冬日的阳光,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了。在那些弥漫花香的日子里,时间无色无味,淡淡于我指间漏掉,我用尽全力想抓住它,可无论怎么握紧,它还是从罅隙间悄悄地溜了,抛下为力的我。轰轰烈烈地朝前奔去。看着满天的繁星散落在眼里,我才明白,我是真的想念这一切了,想念昔日的老师、想念被欢乐的青春激荡着的同学,想念和阳光一起逝去的高一。 那年夏天,每当我穿着那件蓝色T恤,张扬地晃在大街上时,那绯红总会在心中漾起层层涟漪,逼迫我记起那难以决定的选择。其实我明白,尽管红色与

25

我是那么相称,但如果当初的选择是它,今天我同样会忆起那悠扬的蓝。

璀璨星空下,一个悠远的声音对我说,不论我的选择是文科抑或理科,沉淀的记忆都会在某一时刻被不经意地唤起,让我体会离别的感伤,然而此刻,我必须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室和每一个新的瞬间,让生命赋予我的每一刻精彩都成为今后美好的回忆。 点评: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要勇于接受。再者,有选择就有失落、伤感,正如有得必有失,得失是不可分开的一样。本习作写的就是对分班选择的感悟及审视,写得有一定的深度。语言流畅。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