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表
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课题成果资料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1)项目概况.针对工程项目开展的课题,除描述工程特点外,应补充工程照片或效果图;针对管理、制造、运行等组织开展的课题,应介绍管理对象、生产产品、运行项目等情况; 1 概况 (2)小组概况。列出小组简介表,包括:小组名称、小组注册号、课题注册号、QC知识培训情况、小组成员和分工、活动时间区间;对活动开展有历史的小组,可简单介绍小组获得荣誉。小组成员宜控制在3—10人。 (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质量、安全、环保、工期、成本等问题; (2)课题名称应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2 选题 (3)现状调查数据应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 (4)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5)目标设定有依据、可量化;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应明确、清楚; (2)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3 原因分析 (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评价和选择; 4 对策与 实施 (2)对策应按“5W1H”原则制定; (3)应按对策表逐条实施,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及有无效果,必要时,验证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5 效果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6 特点 新颖; (2) 统计方法应用有创新和效果。
10 20 20 25 15 10 分值 创新型课题成果资料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 8 —
(1)项目概况。针对工程项目开展的课题,除描述工程特点外,应补充工程照片或效果图;针对管理、制造、运行等组织开展的课题,应介绍管理对象、生产产品、运行项目等情况; 1 概况 (2)小组概况。列出小组简介表,包括:小组名称、小组注册号、课题注册号、QC知识培训情况、小组成员和分工、活动时间区间;对活动开展有历史的小组,可简单介绍小组获得荣誉.小组成员宜控制在3—10人。 (1)题目选定应具有创新的必要性; 2 选题 (2)选题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3)目标具有挑战性,有量化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1)提出的总体方案具有创新型、性,分级方案具有可比性; 提出方案3 并确定最佳方案 (2)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实施的具体方案; (3)用事实和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和评价;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量化、措施具体; (2)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4 对策与 实施 (3)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4)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验证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并调整、修正措施;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效果 (3)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4)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应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6 特点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成果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5 15 20 30 20 10
— 9 —
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课题成果发表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质量、安全、环保、工期、成本等问题; (2)课题名称应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1 选题 (3)现状调查数据应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 (4)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5)目标设定有依据、可量化;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应明确、清楚; (2)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2 原因分析 (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评价和选择; 3 对策与 实施 (2)对策应按“5W1H”原则制定; (3)应按对策表逐条实施,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及有无效果,必要时,验证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4 效果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PPT制作简洁、清晰,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标题和文字说明;内容真实,有逻辑5 发表 性;不应把成果报告全文“搬家”; (2)发表人仪表端庄,仪态自然大方,不应背对观众;应是小组成员; (3)普通话发表,语音洪亮,语言简明,吐字清楚,语气自信,语速有节奏。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6 特点 新颖; (2) 统计方法应用有创新和效果。 10 30 15 15 20 10 分值
— 10 —
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1)题目选定应具有创新的必要性; 1 选题 (2)选题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3)目标具有挑战性,有量化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1)提出的总体方案具有创新型、性,分级方案具有可比性; 提出方案2 并确定最佳方案 (2)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实施的具体方案; (3)用事实和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和评价;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量化、措施具体; (2)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3 对策与 实施 (3)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4)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验证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并调整、修正措施;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效果 (3)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4)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应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1)PPT制作简洁、清晰,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标题和文字说明;内容真实,有逻辑5 发表 性;不应把成果报告全文“搬家”; (2)发表人仪表端庄,仪态自然大方,不应背对观众;应是小组成员; (3)普通话发表,语音洪亮,语言简明,吐字清楚,语气自信,语速有节奏. 6 特点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成果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5 30 10 15 25 15 评价内容 分值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