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2-03-12T07:43:08.18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月中 作者: 李璟
[导读] 课程思政理念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挖掘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挖掘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挖掘爱国教育,树立学生家国情怀。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 李璟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挖掘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挖掘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挖掘爱国教育,树立学生家国情怀。本文主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性作用,同时语文课程中还包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才能将语文学科的优势发挥出来,使中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自主地去探索与研究语文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与改革自身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所突出的教学理念主要是在各个学科当中要深入挖掘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并积极将思政元素与学科理论课程相结合,达到同步育人的效果。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文学类的作品,这部分作品如果能够加入课程思政教育,除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与品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将思政理论教育渗透其中,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也只是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在语文知识能力培养方面也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科学的教学,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在道德素质与文化素养方面,普遍存在能力较低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其中。此外,在课程思政教育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德育,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但是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局限于教学课堂中,并没有将教学的内容做到向生活方面延伸,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一些与德育相关的知识点也无法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了课程思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了脱轨现象,对于语文学科的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对策 (一)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距今一百年前我国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已经提出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教育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到如今形成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中职教学的范本。在此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遵循教学规范和流程,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展开教学,使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良好的落实。然而从学生的专业角度来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全体学生的综合现状制定的,不具有普适性,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中职语文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专业基础以及思维发展特征,将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发展现状有效结合,融入思政教育时,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发展,适当地进行优化调整,也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促进全班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二)合理设置“课程思政”目标
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所教课文特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合理设置“课程思政”目标,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向熏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等都只蕴含单一的思政教育元素,有的课文可以挖掘出许多不同的思政教育元素,如莫泊桑的《项链》,既有切勿爱慕虚荣的思政教育元素,也有诚实守信的思政教育元素,还有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好度,设置“课程思政”目标,通常一篇课文以不超过两个为宜。 (三)展现信息技术教学优势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法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实践可以看出,使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法能够丰富教学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掌握所学习的内容。中职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利用互联网收集海量信息,做好处理工作,为课程思政教育开展提供支持。借助网络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展现网络教育优势,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新时代人才。第一,打造高效的网络教育平台,因平台中涉及到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其中包含了拓展性的内容,对学生人格修养等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如教学模块、教学资源、案例等,不仅丰富了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延伸学生知识层次。因此在中职语文融入课程思政时,就可以从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等方面来进行,掌握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第二,整合网络教学资源,转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借助网络资源逐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从不同渠道开展语文思政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要遵循多趣性和创新性展开课堂教学,结合教材文体,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能够有效发挥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落实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专职人才。参考文献:
[1]宋军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6):112-113.[2]查霞琴.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1(11):51.[3]李巍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2021(1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