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的语文听课记录
教师在听课之后通常都会写一份听课记录,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八年级的语文听课记录的相关内容吧!
八年级语文听课记录1
课堂活动记录: 一、 复习
1、 回忆上节课分析的内容,按顺序展开。 2、为什么单独列出买书事件? 二、 分析文章 1、 写作手法分析
2、 感情线索变化——欲扬先抑 3、 用欲扬先抑的方法练习说话。
4、 讨论:初中语文课本该不该删掉鲁迅的文章? 5、 拓展:老师读文章,师生共感受,学习写作手法。 提问:(1)、文中二、三段的细节描写? (2)、文章的线索?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作练习。 评论:
1、 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 2、 学生情绪调动充分,授课氛围好。
3、 教师朗读环节深刻感人,感情升华好。
4、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练习说话难度较大,值得商讨。 评价
激情飞扬的授课情绪能带动学生一起飞翔!
八年级语文听课记录2
(一)精心设计导语,走进苏轼。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能当堂背诵全文 (三) 学习方法指导
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读。 2.尝试翻译全文,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四) 探究 合作 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想着夜里去承天寺游玩?他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五)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六)教师小结。运用纲要信号简洁明了的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知识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七)当堂背诵课文。 (八)作业
评价
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