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焕发活力

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焕发活力

来源:刀刀网
一一-- |l 灏l 锤 锹设 鲤晴壤馔 棼壤霞滏 ◎陈娟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213132)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取决于教师 好的引导.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数学学习,使课堂焕发 活力.最重要的是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初中数学课堂教 学创设问题情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利用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用回忆旧知识来自然的导人 新课.这种方法导人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 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 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 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 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存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 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 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 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 维情境.如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erware等软件动 态的演示函数图像、形象直观的效果.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 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 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受新知识. 这种方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创设问题情 境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自然延续和升华.用这种方法创设问 题情境,自然流畅,既有利于复习旧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思维 的广阔性. 二、利用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性问题, 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进而引入新课内容.这种方法具体直 观.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实用性强,较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如:七年级学习“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时,可以结合教室 里存在的面、线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引入新课具体、直观, 有利于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 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又能为新课的讲授做好有 力的铺垫.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同化, 即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另一种是顺应,当新知识能被旧 知识同化时.要凋整原有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知识.思维情境 是借助于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作为同化和顺应 的外部条件.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尤为 重要.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旧知识作铺垫,由近及远, 由浅人深,创设迁移情境,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授知识 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简约、跳跃.从而在 教学中做到同化中有顺应,顺应巾尽可能先同化,以进一步 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 2.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学生存新课学习中有着一 定的认知过程.即由“不知到知”的意向、领会过程.南于数学 知识结构的特点,往往掩盖了认知思维的存在性.因此数学 教学中,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认识 过程的.而“暴露”过程的本身就显示了较强的思维情境,它 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达到 充分统一. 三、启发联想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七年级学习“二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1)任画一个△ABC,量出 A、 、 C的度数,并计算 A+ 曰+ C的度数: (2)剪下△ABC,并把每个角撕下来,让 A、 日、 C拼 成一个角.这个角是什么角? (3)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不但训练了学生化图、度量、计算、 拼图的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带有知识性、趣昧性的问题、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用中国古代著名数学 问题“鸡兔同笼”或“百鸡百钱”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被这 种有趣的问题吸引,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 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不但能诱发学生主动学 习.而且能增长知识。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巧妙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1.利用分类的思想创设问题情境 在七年级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 境:(1)两个有理数相加,这两个加数的符号有几种情况? (2)各种情况下,和的符号与这两个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接受数学思想的熏陶,更加 深刻地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而且可以 启发学生从不同情况分析问题.克服认知障碍,培养学生思 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2.利用类比思想创设问题情境 在八年级学习“四边形的概念”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 境:(1)请学生说出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请学生通过类比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说出四边形的定义、边、角、顶点、四边形 的表示等.(3)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它与三角形的内角 和有什么关系?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 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语言对几何 概念进行表达和概括的能力. 3.利用转化思想创设问题情境 在九年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也可以引导学 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再 求解的引入方法.运用转化的思想可以把新知识转化为学生 熟悉的知识求解,不仅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能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灵活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后会发现,适当的方法不 仅能尽快地把学生的思维弓1人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也大幅 度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灵活掌握新课引 入的技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