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来源:刀刀网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它自称编制的目的在于“确立公道\",并声称敢违抗和破坏法典者将受到神的诅咒,

它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占巳比伦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评价的是()

A.

谟拉比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汉

2.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下图所示体现了奥运会发源地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运动场入口 A.

古希腊雕像《掷铁供者》古希腊瓶画上跑步的运动员

重视体育活动 B.追求思想自由 C.培养公识 D.提倡男女平等

3,将下列叱咤欧洲的三位风云人物的事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 abc

B. acb C. bac D. cba

4. 中世纪西欧商业的复兴,产生于庄园的内部发展和变动。庄园缓慢的进步导致了人

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开拓荒地和建立新庄园,从而增加了西欧的农产品数量, 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流动,为商业复兴提供了物质和人力基础。材料说明()

A. 庄园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

B. 西欧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促成了中世纪西欧

商业复兴

5. 地图刻板师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宇宙志》出版商满足不了大量定货......•古往今来

(3) 地位变化:由被禁止到开始盛行。

(4) 影响:推动了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艺术的发展繁荣和近代科学的诞生;推动了社会

转型;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19.

(1) 作用:农民的土地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

(2) 历史认识:1861年改革使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 重要性:林肯反复强调了联邦统一的重要性。

(4) 原因:美国内战废除奴隶制,促进了经济发展;第二次工业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

转移到美国。

20.

(1)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升降机的出现

(3) 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

(4) 工业造成环境污染;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

的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的地理学宇宙学和制图学从未见过像这5()年如痴如狂、硕果累累的发展速度。这一现 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近代科学发展 C.市民阶层的扩大 D.印刷术广泛传

6. 报载,95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丈夫菲利普亲王离世后,继续从事一些

公共服务性工作,参加一些仪式性活动……以维持其国家权力象征的地位。英国女王的 工作和地位源于英国实行()

A.联邦制 B.君主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7.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论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

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 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条经验。为此,提出•条原则,要防止滥 用权力\",据此判断“防止滥用权力”的原则应该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分权与制衡 D.自由平等

8. 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

制户籍,明治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C.

公地、公民

B.鼓励殖产兴业

提倡西方生活方式

D.大化改新使部民成为

9. 卜面是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运动的领袖,其中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②®西女王

A.①②

B.

②③

朝秀全 ④甘地

C.③④ D.①©

10.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管

理等方面的促进。下列能反映在两次工业中“生产工具”发展进步的选项是

A. 煤炭、石油的大题开采 B. 改良蒸汽机、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C. 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 计算机代替部分人力劳动

1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

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 1916年,德、法两国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 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2. 1870年,约翰•洛克菲勒组建了美孚石油公司:1880年,该公司提炼的石油占全美 95%; 1882年,该公司掌握了 14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了 26家公司的多数股票。这反

映了

A.手工工场的建立 C.

B.工厂制度的出现

垄断组织的发展 D.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13. 1940年与1922年相比,苏联的国民收入增K 10倍,工业产值增长23倍,农业产

值增长2.1倍,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增长22倍,固定资产增长23倍,基建投资增长25 倍,工人和职工数量增长4.4倍。以上数据反映了()

A.新经济作用 C.苏联模式的弊端

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D.苏维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4. 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

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 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战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

15.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将下列图片说明前的序号与相关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

正确的一组是()

①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a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攻占冬宫 b巴黎公社 ③《党宣言》

c十月

A. ②一b ®—c B. ®—b ®—C a C.

®—c ®—b D. ®—c ®—a ®—b

二、综合题

16.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彼得一世作战油画

图2北洋水兵在刘公岛操练

图I彼得一世被祢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18世纪初,为实现富国强兵, 彼得一世进行改革。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建立新式常备军、派遣留学生、创办矿业学 校、军事学校等各类新式学校。彼得一世执政末年,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 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1700-1721年与瑞典进行战争,获胜。17世纪末, 只有20多家手工工场,到彼得一世去世时,已有240多家手工工场。彼得一世改 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图2 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等人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工业, 派遣幼童留学生出国留学,还创建了南洋舰队、北洋舰队等。清海上军事实力弱是 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得以长驱直入的重要原因。为加强海防,清于19世纪70年 代开始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北洋海军由李鸿章经营,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共有舰船25 艘,官兵400()余人。北洋水师是清朝建立的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 队。1888年“北洋水师\"就被《美国海军年鉴》排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名。在甲午中日 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教育 的近代化。

(1) 以上图文资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 从获取的信息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

(3) 结合图1图文资料,以军事方面为例,判断彼得一世改革成功与否?请说明理由。 17,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双壬镉麻

图3巴黎和会二巨决

图4德国侨民反对《凡尔赛和约》

图3:三巨头,指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伍德罗•威 尔逊。三巨头是巴黎和会实际上的三个操纵者,他们决定了会议的走向。1919年I月

18日,让世界人民期盼的巴黎和会开幕了,可是和会一开始便陷入了巨头们激烈的争

吵中......威尔逊的助手豪斯上校在日记中描述道:“看来,一切都完了 .... &统很凶, 劳合•乔治很凶,克里孟梭也很凶。总统同他们谈判时,第一次失去了自制......\"

巴黎和会的关键问题是对德国和约问题,克里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威尔 逊和劳合•乔治一致反对克里孟梭的要求。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 把它的减到仅够建立一支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 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会找到对战胜国报复的手段。\"......6月28日, 部分与会国代表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图4:《凡尔赛条约》规定:重划德国疆界,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

国瓜分等。德国代表被迫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苛刻的条款,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勒索德国的“强制的和平”。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人就示威, 喊出了“《凡尔赛条约》”的口号。

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辑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英国则在欧洲大 陆上继续推行“均势\",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希望以此来削弱法国。美国不 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它留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在欧洲扶植德国,在远东太平洋地 区同日本、英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1) 结合图片及后面的解说文字,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 (2) 结合图文资料,指出三巨头对待德国问题的最大分歧是什么? (3) 从图文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5是但丁故居,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保留有欧洲中世纪塔楼的房屋;

图6是莎士比亚故居,位于伦敦以西18()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镇,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 是一座带阁楼的16世纪的二层楼房。

图5 圈6

材料二美第奇时代(1378 — 14)意大利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 为学术疯狂的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 乐、漏】古。

——摘编自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从古罗马流传下来的舞蹈传统在中世纪被禁止。14、15世纪人性、个性的 使人们可以率性而舞,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地普及与 频繁,以至于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放松对舞蹈的。

——摘编自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等

材料四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 术的发展......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为 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德)鲍尔生《德国教育史》

(1) 材料一中图5、图6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 材料二蕴含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说出14、15世纪前后欧洲舞蹈地位的变化。 (4) 结合材料四,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 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 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 一 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财政收入的90%o

—摘编白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 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还推行国家机关改革、军 试卷笫6页,共8页

事改革等。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 市场。

——摘编自张建华《史》

材料三•按法理我们发现联邦的永久性已被联邦本身的历史证明。联邦本身的历史 要比更早。事实上,早在1774年的联邦条款下,州联盟就形成了。1776年的《独 立宣言》使其持续并发展成熟。1778年的联邦条款使其日臻完善。当时,13个州都表 明信守联邦的永久性。最后,1787年,宣布制定目的之一就是“组织一个更完美的 联邦”

—摘编自1861年3月4日林肯《就职演说》

材料四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1914年) 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的高潮,这股科技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 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摘编自《世界历史》

(1) 据材料一,概括农民在明治维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 (3) 材料三中,林肯反复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

(4) 结合材料四概括,“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原因。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蒸汽机车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各地的市场,便捷义便宜。船只的改进,使发 达国家的廉价制造品可以运往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 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 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 蒸汽动力升降机。18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 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 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19世纪的前40年,伦敦发生了 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的生活污水随意波 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 此,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 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义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原、管道等。后来叉成 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颁布《公 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的环境 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交通工具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高层建筑出现的原因。 (3) 结合材料三,说说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何影响? (4) 从材料四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 A 3. B 4. D 5. A 6. D 7. C 8. A 9. D 10. B 11. C 12. C 13. B 14. D 15. B 16.

(1) 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都开启了进化进程;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的结果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等

(2)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两国近代化的开端。

(3) 成功,彼得一世执政末年,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1700-1721年与瑞典进行战争,获胜。 17.

(1) 历史信息点:信息点一:操纵者;信息点二:矛盾重重;信息点三:分赃性、苛刻性。 (2) 最大分歧:是否过分削弱德国。

(3) 历史认识:凡尔赛体系在战后欧洲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和平局面。但由于体系内部

矛盾重重,随着各国实力的变化、矛盾的发展,凡尔赛体系必然崩溃。

18.

(1) 史料类别:A.实物资料 (2)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