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

来源:刀刀网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

1. 概述

本规范用于规范和指导全公司的配置管理活动,适用公司研发项目及技术支持阶段产品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环境。 公司配置库权限管理 配置库的备份和恢复。

公司配置管理相关规程及工具的培训。 制定和维护基线计划。 标识配置项。 变更控制和管理。 版本管理。 配置审计。 2. 术语及定义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

是一套应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指导和监督的方法,用来识别和记录配置项和功能特征和物理特征;控制这些特征的变更;记录和报告变更的处理和执行的状态;以及验证其是否符合特定的需求(IEEE-STD-610)。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

配置管理中可相对地进行管理的单元,如文档和模块代码。 基线(Baseline):

经过正式评审并且达成一致的一组工作产品,是进一步工作的稳定基础;基线化后的工作产品只能依据变更控制规程通过变更评估、审批后才能变更。 配置审计(Configuration Audit,CA):

通过对配置库进行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来验证配置项信息与配置标识的一致性,确保软件资产备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配置库备份:

配置库的备份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3. 配置项标识

编写《配置项识别表》时,配置管理工程师负责标识配置项范围,并由项目负责人确认。

项目组成员创立配置项时,根据配置项命名规则分配唯一的标识符,配置项命名根据以下原则。

文档类命名规则:

公司级命名规则: [ 简称-] 文档名称 [-模块/主题简称]

文档类命名原则:【局点+RM单号】-【项目名】-【文档名称】(如项目规模较大时,需分模块说明时,可增加模块简称的后缀)。 会议纪要等可增加主题简称、日期等后缀。

版本编号规则:v1.0.0.0(m.n.j.k) m 主版本号、n代表次版本号 j代表文档批准次数或者代码发布次数 k文档修改次数或者代码测试次数. 配置项状态

配置项状态通常有如下三种情况:草稿(draft);评审中(in review);已发布(released/passed)

日常工作中经常将其剪裁为:草稿(draft);已发布(released)这两种状态,根据是否通过评审为判断节点。

日常工作中,通过跟踪填写配置项状态表格来记录配置项状态。 4. 配置审计

配置审计时间点:项目结项前(控制在项目交付前)。 配置审计分为:功能审计和物理审计。 功能审计:

1、 检查备份内容是否完整

2、 检查源代码是否通过编译,编译后程序是否能够通过冒烟测试(简单的功能测试) 3、 程序功能与需求设计文档是否保持一致 4、 相关说明文档是否完整和一致 物理审计:

检查配置项的名称、配置项的版本命名、配置项的存储地址是否规范。 5. 配置管理工作流程

参考文档:《配置管理活动工作流程》

总结:根据公司情况制定关于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相关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