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障碍分析
作者:李雷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中国入世的脚步越走越远,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且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制约中小企业出口的因素有企业自身的缺陷,如融资能力弱,企业管理不完善等,以及不完善等外部因素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出口。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的扶持以及行业协会的协助。
本文以中小企业理论及中小企业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了日、美、德等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外因和内因。
关键词:中小企业;出口障碍;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在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逐渐上升,中小企业出口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是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增长使一部分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完成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
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小企业概况、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及出口现状探讨以及中小企业出口的研究,找出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发展之路。针对现阶段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出口贸易风险逐渐增大的趋势,利用国家大规模的,及自身改革,对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进行有效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和谐和加速度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中小企业的范围、特征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介绍了国内中小企业出口现状与发展障碍,探讨各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扩大出口的措施,并着重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出口促进体系的构想。 三、国内中小企业出口现状与发展障碍 1.国内中小企业出口现状分析 1.1国内中小企业出口规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放宽外贸经营权的,中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最终产品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68.3%和55%,其中轻工、纺织、服装、玩具、五金等方面的出口产品,几乎全部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从起步阶段开始,如今已经到了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时期,进出口总量,尤其是出口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小企业逐步建立起外贸综合经营基础,及对国际市场适应能力,我国外贸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幅度提高。总之,中小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重要,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1.2国内中小企业出口的结构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进入壁垒较低或中等的行业,即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构成特点是纺织服装产品、鞋产品、玩具箱包等轻工产品、日用塑料制品和金属五金制品等几乎全部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纺织服装和轻工类产品,分别为25.54%和15.58%。我国中小企业在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鞋、皮革与毛皮制品、家具、玩具等行业发展较快,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逐年提高。 2.制约中小企业出口的因素分析 2.1外部因素
2.1.1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出口市场需求萎缩 2.1.2出口退税的调整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2.1.3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利润率下降明显 2.1.4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小企业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2.1.5《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 2.1.6紧缩的货币致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2.2内部因素
2.2.1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2.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3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弱 2.2.4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2.2.5中小企业缺乏外贸经营权 2.2.6外贸人才不足 2.2.7经营条件比较差
四、国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出口的对策 1.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从伦理来看,在美国,中小企业是作为与大企业抗衡的力量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是作为反对垄断、促进竞争的工具。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自由竞争规则,在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时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与此相反,在日本,尽管也强调自由竞争的原则和企业的自我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日本在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中小企业的产业导向色彩十分浓厚。相对而言,日本中小企业促进公平竞争的功能就比较薄弱。 2.各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2.1美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其主要主张是:1.对垄断进行,消除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肆意吞并;2.确保中小企业的活动领域不受侵犯;3.推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和财政;4.积极开展训练辅导工作,促进中小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2.2德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长期实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体系中的支柱性作用,远比美。日等国更为突出。成功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不仅成为德国数十年稳坐世界出口冠军。
长期以来,德国甚至采取了“限大促小”的,通过一系列立法,机构设置,税收,信贷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却人为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德国大企业在全球并不占太大优势,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 2.3日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一方面存在着少数设备先进、经营管理高度现代化的大企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大量设备落后,经营管理原始的中小企业。战后日本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1960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各行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63年,日本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1976年又制定了“中小企业事业临时措施法”,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现代化进程。1985年以后,日本经济逐渐呈现衰退迹象,为此日本制定了“特定中小企业转换行业对策临时措施法”和“特定地区中小企业对策临时措施法”,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各国支持中小企业出口的对策框架
各国支持中小企业出口的体系框架主要有以下几条: 3.1加强职能 3.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3.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3.4积极提供信息服务
五、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对策分析 1.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对策分析 1.1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指导思想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指导思想是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运行质量为重点,合理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扶持,优化服务,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更替的机制,形成社会化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体系,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1.2支持中小企业出口的对策重点
1.2.1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1.2.2推进结构调整
1.2.3加快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 1.2.4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改革
1.2.5加强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服务与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6转变管理职能
1.3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体系构想
1.3.1加强立法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出口法规框架
在国家现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和国际化战略的法律法规,围绕中小企业的出口和国际化经营,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和贸易。 1.3.2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设想和专门计划
为了切实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规模不经济、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过度竞争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设想和专门计划将是十分必要和急迫的。 1.3.3制定科学合理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和竞争战略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的趋势已经展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融入全球性产业分工与重组当中,制定和实施一种立足于长期发展的、开放和竞争的,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思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3.4结合行业优势,调整行业发展
对于那些近期和中长期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重点应放在如何更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产业重组和合理化;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没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大产业调整与援助力度,确保产业退出过程有序和安全。 2.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自身对策
2.1强化中小企业集群,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
发展中小企业集聚群,鼓励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及与大企业合作,使中小企业灵活创新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并通过整合形成整体内部规模经济及外部经济,以弥补其资金、技术、市场实力的不足。
2.2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第二,提高诚信意识,加强企业内部诚信体系建设,以良好的信誉立足于市场,赢得银行和市场的信赖。第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3深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改革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进行治理机制改革,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2.4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生产新、特、优产品获得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的接近市场和直接面对消费者,使产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5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要想快速解决缺乏国际经营人才问题,应采用外地引进和本地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进人才,要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构造一个引进人才的宽松环境;企业也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引进人才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一。高校专门培养,结合具体人才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六、结论
我们必须具体落实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慎重地研究与推出一些扶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具体与措施,同时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缺陷进行改革,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民间组织、中小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国家应明确中小企业的地位,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存量,扶持优强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少平.葛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信出版社,2004:12~21. [2]中国2005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商务部中小企业司:12~13. [3]吕国胜.中小企业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5~6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112~121. [5]顾露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长江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5(3):2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