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施工坐标系: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施工坐标系,使得坐标系的原点与施工区域的中心点重合,并且坐标轴的方向与施工区域的主要方向一致。
2. 测量原地形:使用测量仪器对施工区域内的原地形进行测量,获取原地形的高程数据。可以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3. 设计地形图:根据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设计地形图,标明原地形的高程、坡度、水文等信息。
4. 计算填挖量:根据设计地形图和施工要求,计算填挖量,为后续的土方调配提供依据。
5. 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坐标系和设计地形图,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填挖边界和坡脚线等位置。可以使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放样。 6.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填挖边界、坡脚线等位置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7. 调整施工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高程测量时,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施工坐标系的选择要符合施工要求,使得测量和计算更加方便。 3. 在填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填挖量,避免超挖或欠挖的情况发生。 4. 施工监测的频率和精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是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