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建筑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作者:施冬英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5期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推进,建筑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使建筑企业在同行的竞争中不被挤出市场,企业就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合理利用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来达到组织目标。本文从集团化建筑企业的特点和内部审计的内涵出发,对建筑业建设内部审计制度的创新发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集团化;建筑企业;内部审计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变革时期,建筑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贯彻党主张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筑业的业务成交量的增速开始变缓,房屋总建筑面积开始下降,房地产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但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下,新型城市化建设与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等为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向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高利润和巨大的市场也导致很多企业进军建筑业,使得建筑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威胁。面对这种情形,对企业来说,寻找降低风险,长久发展之路成为了急需研究的课题。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就在此形势下脱颖而出,各大企业为降低运营风险,达成组织目标,实现组织价值,需要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的发展。
一、集团化建筑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必要性
1.集团化建筑企业的特点
在探讨内部审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的作用,尤其是对集团化企业的影响时,首先要了解集团化建筑企业的特点,只有对该行业的特点把握清楚了才能更好的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起促进作用。现本文总结建筑企业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绝大数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是固定的,而从事施工活动的项目经理是变动的;第二,施工活动是露天进行,进行大范围的分散施工,并且施工范围比较广和施工时间比较长,很难做到统一管理;第三,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的需求量比较多,材料管理难;第四,建筑行业在资金运行方面有垫资施工、项目结算后延迟付款等特点,这就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集团化企业是以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企业为核心,并在母公司下有若干个子公司。集团公司在具有资本放大、协同、共享及内部交易、通过投资及产业组合抵御风险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威胁性。集团公司积累规模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风险;其次,信息黑洞越来越大,集团母公司对其发展的若干子公司的情况不了解,集团化企业管理也越来越复杂。
2.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降低运营风险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是一种存在组织当中,并且对公司进行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价值,对企业的全部经营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控制和治理,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短期和长期的组织目标。建筑企业内部审计有以下职能:第一,增值职能,其目的是为建筑企业增加价值并保证其正常运转,以实现预期组织目标,加大与其它建筑企业的价值联系,降低损失;第二,风险控制职能,为管理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决策信息,降低投资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三,监督职能,审计人员最终将审计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上交管理层,帮助领导了解各部门的问题,以尽快改正。根据以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对集团化建筑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降低建筑企业的垫资施工所面临的巨大财务风险,提高建筑企
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规避投资风险,从而提升建筑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能够长期得到发展。
二、集团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创新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推进内部审计的工作进程需要以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作为支撑,按照国家审计署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要贯彻落实《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需要更加明确建筑企业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从而确保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来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其次,要做好内部审计的系统化制度建设,即规范审计的工作程序,标准化和规范化审计业务,并对内部审计过程及结果加强管理,以便为后续的审计提供全面、详细的审计方面的相关信息资料。在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业的特点和集团化企业的特点来建设符合其特色的管理制度,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满足新形势下建筑企业
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审计工作需要进行改进,所以建筑企业要积极的完善和修订内部审计制度。
2.内部审计的重点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
内部审计的重点应从过去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建筑业已经从单纯的从事建筑施工的模式向投资、建筑、运营的管理模式转变,尤其是集团化的建筑企业,也面临着管理困难的问题。以往企业的内部审计只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和检查,建筑企业也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业务审计方面,对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等职能缺乏高度重视。这种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需要,因此要扩大企业审计的监控范围,逐步实现审计的全覆盖。审计人员应该改变传统审计观念,把内部审计的重点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从建筑企业的项目立项开始,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的管理结构的优化过程,参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从投资到工程验收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做到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全覆盖,在管理的过程中结合建筑企业面对的环境,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
3.内部审计应更加注重风险管理
为了帮助企业达到组织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作用。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只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机制。然而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极大不确定性,比如集团化建筑企业极大的财务风险、经营信息的匮乏、建筑材料和企业人员的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企业要开始重视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作用,开发一套系统、有效的风险预防、管理、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即真正的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并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程序。此外,内部审计中包含风险控制系统,其决定了鉴证与咨询服务的职能,可减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为集团化建筑企业创造价值。
4.引进新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提高审计效率
为了改变内部审计过程中处理复杂的审计数据现状和提高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需要适时引进新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立标准的企业业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并在主要的工作节点上加强审核,以解决集团化企业信息黑洞大的问题,使母公司能及时了解分公司的动态并加以技术指导。其次,由于建筑业生产过程中所需材料比较多,材料管理难,因此信息系统可对原材料、半成品等库存业务进行管理,从而防止过度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变革,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演化,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由于内部审核对实现组织目标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必须结合集团化建筑企业的特点,对企业内部审计进行创新发展,从而帮助企业抓住发展机遇,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素珍. 新常态下国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工作[J]. 山西建筑,2016(22):216-217.
[2]许.浅谈建筑企业内部审计[J].经营管理者,2016(1):47.
(作者单位:启东建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