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C.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2、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 A.74g
B.70g
C.66g
D.78g
3、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4、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下水道存水管
5、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
1 / 9
将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6、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7、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8、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9、如图所示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2 / 9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10、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11、如图所示,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 B.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D.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
12、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3、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3 / 9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4、如图所示,将纸片从易拉罐和水平桌面间快速水平抽出,易拉罐几乎不动。则将纸片抽出的过程中,易拉罐( )
A.不具有惯性 B.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C.相对纸片水平向右运动 D.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1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C.敲击水瓶琴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小明五一期间跟爸爸乘火车去张家界游玩,火车在路上行驶时,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火车是________的;以车窗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是________的.
4、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4 / 9
________.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 凹透镜” “凸透镜”或 “平面镜”),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_(选填 “虚” 或“实”)像 。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2、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为支点,在一个最小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最小拉力F1的示意图和力F2的力臂l2____。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
5 / 9
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好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_____. (4)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实”或“虚”)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小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已知测速仪每隔1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
6 / 9
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4s,第二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求:
(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少米? (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
2、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Q吸;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Q放;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η.(保留一位小数)
7 / 9
参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C 3、A 4、C 5、D 6、B 7、A 8、A 9、B 10、D 11、C 12、D 13、C 14、D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不变 晶体
2、运动 脚 上身 3、运动 静止 4、人 运动 5、凸透镜 虚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是 右 1.5 变大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2、较暗 像的位置 大小相等 不能 虚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68m;(2)17.9m/s.
2、(1) 8.4×106J;(2) 3.36×107J;(3)25%.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