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十四篇理解性默写检测学生版

高中十四篇理解性默写检测学生版

来源:刀刀网
高中十四篇理解性默写检测

一、《氓》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 , 。 , 。

2、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 , 。

3、本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句子 , 。 4、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的句子 , 。

5、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 , 。 , 。 6、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 , 。

7、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 , 。 , 。 8、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的句子 , 。 , 。

9、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 , 。

10、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 , 。 二、《离骚》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高三语文默写

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 7、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 三、《劝学》

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 , ; , , 。 3.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

4.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1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 ,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 。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 , 。 四、《蜀道难》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3、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 , 。 , 。

高三语文默写

4、李白《蜀道难》中 “ , ”两句写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6、《蜀道难》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蜀道难》中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五、《阿房宫赋》

1、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的句子是: , ; , 。

3、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 。

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句子是: , , , 。 5、从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对秦统治者的残

是: , , , 。

6、控诉了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 , 。

7、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的语句是: , ; , 。

8、告诫后人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

2

9、用16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对比。

10、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六、《师说》

1、文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2、文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 。

3、文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______________, , , , 。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______, ,吾未见其明也。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6、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 7、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是: , , ? 8、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 。 高三语文默写

9、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七、《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做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

是: ,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 ,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3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八、《琵琶行》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 。

2、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 。

3、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 , 。 , 。 , 。 , 。 4、《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 。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5、《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

高三语文默写

是 。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 。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 。 九、《赤壁赋》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音乐动人的效果的语句是: , 。

2、《赤壁赋》描写赤壁夜晚优美自然风光的名句 , 。

3、本文融情景理于一炉,感触自己渺小的诗句是 , 。 4、本文表达苏轼超然旷达的诗句是 , ,

, 。

5.本文中描写作者慨叹自然无穷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 。 , 。 6、描写曹操当年占领荆州时势不可挡、不可一世的情景的诗句是: , 。 , 。 7、描写诗人与客子目前生活状况的诗句是: , 。 , 。 8、本文阐释变与不变的关系的诗句是: , ; , , ? 9、诗人感叹自己与客子拥有的事物的诗句是: , , , , , , ,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