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初二历史教案上册优秀3篇

初中初二历史教案上册优秀3篇

来源:刀刀网
初中初二历史教案上册优秀3篇

初中初二历史教案上册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辛亥》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辛亥》作为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承接了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新民主主义之前的社会变革的爆发力。由经济技术变革到政治改良,再到政治,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辛亥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1、生理学习技能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经历过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在历史知识上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调度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显得有些困难。不能从历史时间的大环境下看问题。

2、心理学习能力探讨:史本身就带有丰富的激情色彩。对于长期饱受强国凌弱的中国,辛亥的历史运动又显得极其振奋人心。本节知识既有枯燥乏味的纲领文件,又有行色生动的运动背景。将二者结合,恰到好处的牵动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发散思维。 (三)教学设计重点

在教科书的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运用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习。由生动的《辛亥》电影精彩片段引入课堂教学,以简便易行及形象的多媒体影音将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化。注重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即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 (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历史事件中实例加以多媒体形象的呈现,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眼到、心到、手到效应。通过知识迁移、情景设问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二、教学设计方案

第 1 页 共 2 页

课题辛亥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目次人教版八年级历册 第二章第8课 教学 目标

1、了解孙中山救国思想路线的转变过程。 2、学会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讨辛亥的爆发因素。 3、知道孙中山创办的政治团体以及武昌的意思。

1、根据联系前后知识点将知识面层层递进,知道辛亥的历史必 然性。

2、通过历史再现,激发对辛亥的学习热情。

1、通过近代志士的热血付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2、培养学生学会联系历史与现实生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与辛亥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情景创设法 学习方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用“情景创设法”开展学习活动,以学生自己为主体,以历史时代背景为起点,利用“抛锚式”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学,联系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