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

来源:刀刀网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冰一定比水凉 B.雪地上的铁块一定比木块冷C.人感觉冷时,气温一定很低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

3、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C.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 D.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D.用清水冲洗 5.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6、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细管的容积大得多,主要是为了( )

A.使用方便火焰上烤 B.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还能表示该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更准确 D.增加温度计与预测物体的接触面积

7、水银的凝固点是-38.8℃,酒精凝固点是-117℃,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考察队用的温度计应选用( )

A.体温计 B.煤油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8、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9.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几种物质熔点(℃)

水银 -39 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水银 357 甲苯 110 酒精 78 萘 218 甲苯 -102 酒精 -117 萘 80 10、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11、某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银柱长5 cm ,在100℃时水银长25 cm,当水银柱长为12 cm时,所显示的温度是( ) A.28℃ B.40.5℃ C.48℃ D.60℃

12、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A、B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和39℃,你认为下列正确的是( )

A.A的体温是38℃,B的体温是39℃ B.A的体温低于38℃,B的体温是39℃

C.A的体温不高于38℃,B的体温是39℃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A、B两人体温无法确定 13、在气温为18℃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温度,当水银经过“18”和“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读数表示的是( )A.温度计内水银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房间内空气的温度 D.只是个过程,什么也不表示 14.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 )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一定升高 D.有可能降低,也有可能不变 15、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16.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 17.将一块-5℃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 )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18..将100℃的水蒸气通入到21℃的冷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不变 B..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增加 C..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减小 D..水的温度可能到达100℃,并有可能沸腾

19.有一间完全隔热的房间,房间的温度维持在0℃,若在室外将一块冰放在盆中,当冰熔化一部分后,将整个盆子端到此房间,则将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冰会继续熔化 B.水会开始凝固

C..冰不再熔化,水也不会凝固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这取决于进入房间时水的多少 20.当登山队员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时,他们用普通锅烧开了一壶水,则此时水的温度应该( )

A.等于100℃ B.大于100℃ C.小于100℃ D.无法判断

2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22、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2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冬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24、.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2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B.雾是大量水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 C.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D.用压缩的办法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

27.关于湖面上出现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 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 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 28、将一只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比水先沸腾 B.酒精和水同时沸腾 C.水比酒精先沸腾 D.液体沸腾时温度升高 29、夏天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围,希望牛奶不至于很快升温而变质,从物理角度讲( ) A.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湿毛巾和牛奶的湿度相同,对牛奶温度变化毫无影响 B.由于湿毛巾把牛奶包住反而使牛奶散热困难,加速了牛奶的变质

C.由于毛巾是湿的,毛巾中的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蒸发时吸热,固可使牛奶的温度下降,牛奶不至于很快变质 D.这种做法不只为了降温保质,而是为了防止细菌污染

30..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 )

A.防止冰棍被破坏 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 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 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 31.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升华

【解析】飞机留下的“烟”并非气体而是雾状小液滴,早晨的高空温度偏低,飞机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液化成了许多雾状的小液滴,就像“白烟”一样,因此选B

32.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 B.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

C.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 D.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 3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

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4、如图3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A.a、b、c肯定都是晶体 B.a、b、c的熔点相同 C.c比a熔化的快 D.a比b的熔点高

35、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36.将鸡蛋放在火里烧,有时外面已经烧糊了但里面可能还没有熟,但将鸡蛋放在水中煮,整个鸡蛋熟了后,鸡蛋的外面也不会糊,这是因为( A.隔了水后,鸡蛋热得较慢 B.水容易吸热

C..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维持在100℃ D.水的传热能力不强

3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38、同是100℃,但被水蒸汽烫伤要比被水烫伤严重,主要原因是( )

A.气体比液体温度高 B.水蒸汽容易钻进皮肤C.水蒸汽液化要放出大量热 D.这是自然规律 39、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4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40、以下关于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哪个正确( )

A.同一种晶体的熔化温度比它的凝固温度高B.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但有一定的凝固点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 4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 C.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D.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

42、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跟它表面积有关的是( ) 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放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放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43、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44.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 )

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 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 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 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

45.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46.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47.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48.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49.(09年物理竞赛)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 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解析】水洒在温度很高的柏油马路上迅速蒸发,使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大增加,湿度增加,人体汗液蒸发减慢,因而感到更加闷热,答案为C。

50.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解析】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真空环境下气压非常低,水的沸点也随之大大降低,这样蔬菜中的水分能在低温条件下迅速汽化,防止了高温对蔬菜营养的破坏,因此答案为D。

51.印刷工人用铅水浇铸铅板,下图中能反映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52.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5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54.如图5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 A.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55.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5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57.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5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59、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

60.如图6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61.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62.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63.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5.工人师傅在熔化铝锭时常常采用铜锅,但在熔化铜锭时却不采用铝锅,其中的原因是( )

A.铜的传热能力比铝强 B.铜的硬度比铝大C.铜的熔点比铝高 D.铜的颜色比铝深

66.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67.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6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69.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70.在除去蔗糖中的水份时,常常采用使蔗糖中的水份沸腾的方法,但蔗糖在100℃的温度下其营养成份会被破坏,则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是( A.用文火慢慢加热 B.缩短使水沸腾的时间 C.增大锅内的气压 D.减小锅内的气压

71.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卫星因摩擦生热而烧毁,工作人员会在卫星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层材料的作用是( )A.这层材料能隔热 B.这层材料能迅速将热传走 C.这层材料非常光滑,不会与空气摩擦生热 D.这层材料在遇热熔化和汽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因摩擦而产生的热

二、填空题

72.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至______℃,分度值是___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8℃正确的读法是___________。

73.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

(1)需要的器材除热水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分别是:甲0~100℃;乙-30~55℃;丙35~42℃,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最适合。

(3)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

74.如图A“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的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的温度。图B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______℃。图甲、乙、丙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沸腾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

7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他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水温/°C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2)小刚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 。

76.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相同,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__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6.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__或__________两种方法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实现,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将气体燃料液化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77.蒸发和沸腾是__________的两种方式。如图5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 … 9 95 10 96 11 97 12 98 13 99 14 99 15 99

时间t/min 0 温度T/℃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

1 2 3 4 5 6 7 8 9 90 92 94 96 98 98 98 95 98 98 (1)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min时的数据。

(3)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 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现在市场上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3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_____吸热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__放热_______。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

78.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9.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______________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_____________的缘故。 80.“神舟三号”发射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81.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_______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83.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_______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84.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三、简答或作图题

85.如图6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7℃,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液柱,使它正确地表示出该温度。

86.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表,仔细阅读该表,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点规律用来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晶体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氮 熔点t/℃ 晶体 熔点t/℃ 晶体 -259 -218 -210 海波 48 萘 锡 铅 锌 铝 金 80 232 327 420 660 10 铜 熔点t/℃ 1083 灰铸铁 1100~1300 钢 纯铁 铂 锇 钨 1300~1400 1525 1769 2700 3410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冰 铯 例:钨的熔点最高,用钨做灯丝

0 2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正大综艺节目中,曾介绍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中,有一唐朝外景:一个高大的水车,夏天,由宫女推动,将水洒到宫殿房顶上,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请分析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阐述其中的道理

88.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

四、计算或探究题

.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 泡沫塑料组水温 棉絮组水温 t/min T1/℃ T2/℃ 0 80 80 10 56 20 55 43 30 50 32 40 41 28 … … … 150 21 20 180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__℃。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90.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图7是他们所做实验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组(填组别字母)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五、实验题

9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92.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5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6)。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93.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7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是水中不同深度的两处,请你根据水沸腾时的情况大致画出A、B处气泡的大小。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① 。 ②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