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刀刀网
研究探索 DOI:1 O.39694.issn.1 674-8905.201 1.07.008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 1年7期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姚笑秋、张乐萍、许斌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根据科研院所特点,可分析其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得到创新基础实力、决策管理能 力等六大创新表征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剖析,构建一套客观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创新能 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利于推动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设立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加 程。其创新活动以研究开发课题为核心,产生新知识、新技 深对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状况的了解和认识,进行横向比较;另 一术、新产品,并通过帮助企业中试与工业性试验及技术咨询服 务等手段,推广与扩散研究课题的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 发展。即使是已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也不同于一 方面,通过对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状况的分析,可以进行纵向 监测,找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利于采 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提升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般性的生产性企业,仍承担一般科研机构那样开展研究开发与 成果推广扩散的责任。 、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特点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的行为创新,因此对科技创新能力各 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现有文献对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还不多,对其创 新能力构成要素与表征要素的认识分歧也比较大。综合现有文 献中较一致的观点,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基础(潜 要素的理解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 行为主体内在的创新人才力量及创新活动人员为开展创新活动 所具备的各种条件,以及在所具备条件下显示出来的创新情 况。同时,现代科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已难以由人员个体单 独完成,而是需要由有组织的集体来完成,因此人员的组织载 体即研发课题情况应成为能力分析的重要线索,贯穿于创新投 入、创新活动、创新产出和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之一(另外两大主体是 企业和高校),其创新的目的和活动内容具有自身特点:其主 在)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研发投入能力、研发活动能力、成 果产出能力、转化扩散能力等要素。在每种要素中应该包括多 种具体的要素。有一些观点中还包括环境能力、生产能力、营 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学科建设、人才建设 等等。但在这些要素中,有的是外部因素,有的是提高能力的 措施,有的其实属于投入能力或转化扩散能力。 要服务社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特别是地方科研院所则 主要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重点开展 共性与关键技术创新,兼顾知识创新和知识与技术扩散。也就 是说,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开发活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 新产品的产生,并且通过创新成果推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 展。所以,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开展研究开发活动 和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扩散活动。 参考这些观点与认识,我们认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表征 要素可以归纳成如下6个方面。 一 剐 , 指科研院所积聚的可用于创新活动的潜 力。它是相对于研发投入、研发活动、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 显性能力而言的能力。基础实力有多方面,重要的是经济实 力、人才力量、实验试验条件等与创新活动投入相关的人、 财、物实力。 对科研院所而言,其创新可能像企业一样经历情报信息、 决策管理、科研开发、中试、生产、销售这样的全过程,但更 量 。 指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研发活动与成果 转化活动的能力。不单指科研院所管理层的能力,而应是管理 层、课题组、科技活动人员的互动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的关键 是开展创新决策的能力,它包括信息获取能力、需求识别能 力、对发展战略理解能力、创新环境资源整合能力等多方 多的是前三个或前四个过程,生产、销售等并不是必需的过 注: 本文为“国家科技基础性_T-作专项项目(2007FY240800)”的部分研究 成果。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