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 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备情况。
1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
2、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3、揭题板书
师:“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头部、身躯、颈部、尾部
四 、布置作业:按自己 喜好与兴趣制一头 龙。
2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延伸: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板书设计: 恐龙世界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
2、 画中的线条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通过对画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3
教学材料:铅笔、色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3、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4、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任选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小节:欣赏学生作品,表扬线条表现力强的学生
4
板书设计: 画中的线条
线条特点
3、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提问:
5
1、谁能自己的彩带动起来?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曲线
2、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
二、²探究活动:
1、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感受?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观察其他作品,问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2、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三、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逐个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本课的线带给我们不同感受,以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它,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帮我们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受
板书设计: 会动的线条
画面中的线条 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4、 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
6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 。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7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 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S: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
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8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5、 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彩色笔色笔挂图 社区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9
一、 导入
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1、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
2、谁想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 羡慕你们的社区!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
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1、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10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我们的社区
表现社区的几个方面: 环境与生活
6、大嘴怪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
11
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
3、激活思,感受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嘴巴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吹塑纸、油墨、拓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
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
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
12
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
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
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滚油墨,拓印。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7、回忆刚才所看到,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生创作活动。
1、要求: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Ù×形象夸张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效果晰
2、辅导
四、展评。互相介绍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有特点作品。
五、小结。
13
7、威武的盾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难点: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学准备:
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14
2、教师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课件
示盾牌图片(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学习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左右对称。
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2、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干、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
3、你能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器、面具。)
4、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
5、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6、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15
7、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疲、
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做游戏。
(六)课的延伸师: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8、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等陶艺技法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16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等陶艺技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学习材料
花瓶图片、陶泥、抹布……
教学过程
一、欣赏别致的小花瓶:
1.出示生活中别致的小花瓶。
2.欣赏书中的作品,你认为哪儿制作最别致?
二、讨论别致的制作方法:
1.一块泥巴,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制作成花瓶?
A.用手直接捏 B.搓成条垒起来
17
C.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D.做好外形,将里面掏空
E.……
2.总结捏制方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片围粘……
3.装饰手法:刻、压、捏、盘……
三、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1.提出作业要求:每个人用泥制作一个新颖别致的小花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
2.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别致的小花瓶:
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花瓶别致的地方,运用了哪些方法?
五、 拓展:欣赏陶艺作品。
板书设计:
别致的小花瓶
手捏法 盘条法 模板法
18
9、 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闹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整合。)
19
2、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闹学生小组进行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三、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成果。各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五人为一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进行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10、有趣的蛋壳造型
教学目的:
1、 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 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0
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
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造型。
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
教学准备:(教具):范作若干乒乓球)、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
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象脸、象球、象阳……
21
2、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3、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
4、提出问题: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
5、生讨论后答: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6、师小结: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7、师示范底座的做法: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三、学生作业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览评价:
1、做完的小朋友作业拿上讲台,办展览会
2、学在认为做的好的作业上画星,星星最多者即为优胜者,颁发“小艺术家”奖章。
22
3、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工艺品带回家装饰,并在下节课上说出家人对作品的看法。
11、橙色的画
教学目标:
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说出对间色的感觉。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最好用自己调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23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颜色的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24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12、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认识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寄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彩笔、范作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5
二、导入新课
1、上节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3、讲授新课题、复习原色,认识间色间
(1)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2)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3)得出定义。师贴出间色定义么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察、除了上节课我们用橙色,绿色和紫色也都是间色,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4、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
26
三、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堂小结
13、彩墨游戏(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宣纸的特性,懂得墨和水能够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的特点。
2.让学生在有趣的水墨游戏中体验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在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课前准备:
水墨画工具;欣赏作品;想象演示图;数码相机、电视机
作业要求:
将水墨泼在生宣纸上,让其任意渗透、扩散,形成墨迹。再根据想象添画成人物、动物等形象。
教学过程:
27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在上节课里,我们通过有趣的水墨游戏,发现了水墨„„
2.从水墨在生宣纸上具有渗透、扩散的特性导入,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水墨渗透、扩散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3.设疑:水墨的这个特性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用来画“大怪兽”。“大怪兽”三个字对学生通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学生听到这句话时,一下子就来精神了。这个时间就是导入新课最好的时机。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体验
1.只要把墨倒到生宣纸上,让它自己散开,真的就可以变出一只大怪兽吗?是的,可以。因为在国画当中,有一种技法叫做泼墨画。(板书)说起泼墨画,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
三国东吴孙权当皇帝时,喜好绘画。有一次,孙权叫一个画家给他画屏风画,画家画着画着,不小心在漂亮的画绢上溅落了一小点墨。画家吓了一跳,他知道孙权性子暴躁,弄污了他的画绢,就不定会被革职治罪。怎么办呢?画家紧张地反复思索对策,突然,他心里一亮,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于是,他很镇静地急速挥毫,很快把画画成,他机智地利用这一小点墨,加上几笔,依它的形状,点染成一只小苍蝇,画得又细致又逼真,栩栩如生。过了两天,孙权把这张屏风画要去,伫立画前欣赏,发现屏风上画的是一篮杨梅,篮子旁边的有一个小苍蝇,似乎在爬动。他就用衣袖对着苍蝇挥动一下,想把它赶走,不料苍蝇却动也不动。孙权又用手指去弹苍蝇、苍蝇依然不动,这时,他定睛细看,才看清那是一只画上去的苍蝇,孙权不禁高兴地称赞起来画家来:“真是画中圣后,朕以为那是一只真苍蝇呢!”这就是绘画史上为人津津
28
乐道传作美谈的“误笔成蝇”,这位有高超写实技巧的画家叫曹不兴。
2.回顾刚才的故事,提炼出泼墨画的作画步骤:
泼(把墨倒在纸上)——形(形成一定形状的墨迹)——添(根据形状想象添画)——成(成为一个具体或者抽象的形状)
3.名家作品欣赏。看看大师和小朋友们如何通过泼墨的方法,形成各种有趣的形象的。
三、表现
同学们看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泼墨画作品,肯定也想自己亲自试试。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画出一幅好的泼墨画作品;
1.泼:让学生自己先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怎样泼。然后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谈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泼墨的方法和窍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师空间的,不赞成学生直接把墨倒到纸上。建议可以用滴、用白云笔画、用纸拓印等方式泼墨。同时也需要让学生知道,不一定要泼浓墨,中墨、淡墨都可以泼。甚至可以通过泼不同深浅的墨,使画面更富于变化。
2.形:水墨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会形成各种有趣的墨迹。这是要注意用废纸把多余的墨吸掉。
3.添:这里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一般我们选择了在墨迹完全干透之后在添画,以防添加的墨线扩散。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会结合添画步骤图,看看大师们是怎样把墨迹的基础上添画的。我们也可以玩“猜一猜”游戏,猜猜大师们可以把这些墨迹变成什么玩意。时间容许
29
的话甚至可以请学生上台尝试一下添画。如果墨迹干了,学生就可以尝试着在自己的作品上添画了。添画之前,不妨把画纸转换一下角度,看看会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4.成:添画完成后,同学们的墨迹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怪兽。给你的怪兽起一个名字,写在它的身边吧。教师在这个步骤要抓紧时间给学生的作品拍照,准备下一环节的欣赏展示用。
四、回顾
1.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大怪兽。(包括它是怎样画出来的)
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这节课里,你发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3.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搞卫生,收拾学习用品。
14、彩墨游戏》(二)
教学内容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
应会: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30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并能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法,恰当地表现出生活中的有趣的画面。
难点:在游戏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简单的中国画技法恰当地表现生活中有趣的情景。 教学材料:
教具:图片、课件、文房四宝、范作„„ 学具:图片、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探索研究——游戏的方法(横空出世)
1.演示讲解中国画传统技法:没骨法、点法、染法、勾勒法„„
2.示范创新手法:如用萝卜印、手指画„„
3.启发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其它的方法。
4.出示生活中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
二、观察比较——游戏的不同(七十二变)
31
1.复习:在《彩墨游戏(一)》中,我们了解了哪些国画的知识与技法?(中锋、侧峰、墨分五色„„)
2.比较《彩墨游戏(一)》和《彩墨游戏(二)》的区别?(内容、方法、手段„„)
3.出示课题: 彩墨游戏(二)
三、欣赏感受——游戏的艺术(火焰金睛)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趣的图片。
2.欣赏生动有趣的彩墨画。
四、创作体验——游戏的乐趣(西天取经)
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喜欢的工具,运用恰当的方法,创作表现生活中有趣的物象,形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2.学生体验游戏,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五、展评延伸——游戏的升华(修成正果)
1.谈谈游戏创作的体会。
2.延伸:
32
A、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B、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5、 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
教学准备: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33
出示卵石: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板书:卵石)你道它有什么作用吗?(铺路、装鱼缸等)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
二、新授
1、出示一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
2、再出示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 师语:很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欣赏,认知。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
4、了解创作过程:根据卵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5、用记号笔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注意: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
6、用干笔蘸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要用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一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
四、作品展评,课堂总结。
34
五、学生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师总结: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板书设计:
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
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35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道?(香味)能猜出是什么吗?(事先为每一小组准备一束花,用台布盖起来)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综合。
这些鲜花美不美呀?美在哪里呢?
那你们各小组的花瓶里究竟都有哪些鲜花,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按照:花的种类、形态、颜色来仔细观察一下你面前的这瓶花,由组长负责综合组员的发言,做好记录,一会儿汇报你们小组的观察结果。
小组讨论后,分组进行汇报。
(2)介绍各地盛产的花卉。
(3)了解花的寓意。
课件展示:(各种花的图片,花语说明)
36
下面咱们就来欣赏一下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生活中的花的,看看画家笔下的花又是怎样的别具一格呢?
3、具体分析,欣赏艺术作品。
(1)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A课件展示:《银莲花》(油画)杜菲(法国)
B课件展示:《蓝花瓶》(油画)塞尚 (法国)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A课件展示:《朝晖》李苦禅
B课件展示:《海棠蝴蝶》宋代
(3)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问题:你觉得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内容、构图、色彩等方面比较)
4、巩固拓展,感受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课件展示:《粉彩百花图瓶》(清代)
37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
你觉得这只花瓶设计得怎么样?
(2)课件展示:剪纸、木雕、砖雕、相框、插花、服饰、蛋糕、床品等。
5、创作实践,感受设计的快乐
学生分小组设计制作。教师在技巧方法上进行适当的引导。
6、展示交流,体会成功的愉悦
学生针对作品进行互评。
7、课堂延伸,培养情感。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教育学生做一个爱花之人,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17、娇艳的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
38
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教学活动: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39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40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艺术实践
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大师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5、小结
组织交流。
18、有趣的生肖邮票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2、 能力目标:设计、绘制生肖邮票。
3、 情感目标:通过生肖邮票的设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41
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知识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生肖邮票
教具:多媒体、课件、卡纸
学具:卡纸、水彩笔、勾线笔、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的工具,准备上课
二、导入:以播放视频的方式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影片,想不想看?好,那仔细观看影片中出现了什么?我请同学起来说说,好,从刚才的影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代替了我点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有趣的生肖邮票。
三、学习新知
1、因为这十二种小动物有一定的象征性。如牛气冲天,马到成功,三羊开泰等。他们带给我们美好的祝福。所以在1980年,我国生产了生肖猴的邮票。那我们先来看看生肖邮票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请观看屏幕,抽生问答
学生观看、汇报:
师板书:生肖邮票的组成部分有:生肖图案,面值,国名,代码,齿孔等五部分组成的。
42
2、我们再来看看生肖邮票中的动物形象和真的动物形象一样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这些图案?
学生观看、汇报:
师板书:夸张、变形、简化、拟人
3、 师生合作制作一枚生肖邮票,再请学生来评价我们制作的生肖邮票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师强调构图饱满,色彩鲜艳,这些制作的邮票才好看。
四、布置作业
以剪贴的形式,为自己或朋友制作一枚生肖邮票
要求:
1、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不能乱扔垃圾,下课后放在垃圾桶里
五、巡视辅导
巡视全班情况,针对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六、评价作业
43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让学生评价,说说优点和不足的地方,老师主要针对学生作业中的构图,色彩搭配给予点评。
七、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肖邮票的制作方法,通过所学的知识,课后可以为爸爸妈妈制作生肖邮票送给他们。
板书设计:
有趣的生肖邮票
邮票的组成部分:图案、面值、国名、代码、齿孔
图案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简化、拟人
19、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44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
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板书: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45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垃圾带给人们,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要求学生观察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3、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4、回收废纸,生产好纸;回收废金,制造飞机;
5、回收废玻,再造玻璃;回收废塑,回炼燃油;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6、说说分类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7、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8、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9、作业展示:集中展示
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 小结
46
五、课后延伸:谈谈在生活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