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感知音乐的旋律(五)(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感知音乐的旋律(五)(教案)

来源:刀刀网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第四课 感知音乐的旋律(五)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课 感知音乐的旋律(五) 单元 第一单元 (1)知道“旋律的重复与模进”是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并能在今后的音乐作品中关注这一基本手法,在音乐创作中愿意尝试运用。 (2)熟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能选择合适的演唱方法或与同学合作表演等方式,富有激情学习 地演唱《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 目标 (3)能听辨出两条旋律哪一首是重复,哪一首是模进;会分别写出《茉莉花》和《土风舞》前四小节的重复句和模进句;感知《夏日泛舟海上》中旋律的重复与模进,并能找出课后练习3种旋律线的原型与模进,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能独自完成编创活动“我的创作”,并以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将自己编创的乐句相互学习分享。 重点 旋律的重复与模进。 难点 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乐曲简介: 《夏日泛舟海上》原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著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欣赏歌曲《夏日泛舟海》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歌曲。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名歌剧《弄臣》中第三幕的选段《女人善变》的旋律, 歌曲的旋律华丽、流畅,很受人们喜爱,后来费里斯为歌曲重新填词,成为这首《夏日泛舟海上》。 作者介绍: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一生共作歌剧30余部,作品富于戏剧力量,对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音乐语言优美动人,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代表作品有《弄臣》、《茶花女》、《阿伊达》。 了解歌曲的背景 讲授新课 二感受音乐的旋律与特点 师:接下来让老师来为大家范唱一遍,请同学们好好的聆听,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师: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描写了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倾听教师范唱 认真分析老 感受音乐的旋律与特点 了解旋律的重复 欢乐场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师所提出的师: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生:中速;情绪活波欢快,富有跳跃性 师:歌曲的拍子有什么特点?强弱关系? 生: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关系为强弱弱 师:观察下列图片,说说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问题并进行回答。 观察乐曲,找出相同的 与原型完全相同的旋律,称为重复。 原 型:f 重 复:p 三连音:三个音在一拍内,所占时值一样。 旋律 了解三连音 将原型旋律移至另一个高度上重复,称为模进。 三学唱歌曲 我是小小演唱家。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哼唱吧! 了解旋律的模进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现在让我们换一种形式来演唱吧!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 课堂练习: 师: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应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这首欢快跳跃的歌曲呢? 生:三角铁、碰铃 师:分辨下列旋律,哪一首是重复?哪一首是模进? 唱一唱 做一做 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巩固练习 拓展了解: “重复”起到统一音乐与加深印象的作用。 “模进”起到既统一又带有变化的作用。 “重复”和“模进”都是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 目的: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旋律,使得音乐更优美动听。 模进通常有: (1)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模进的方向),二度模进或三度、四度、五度模进等等(模进的音程关系)。 (2)首调模进(模进仅限于一个调性的范围内)或转调模进(模进是从原有的调转到另一个新调)。 作业布置 自己先创作两小节的节奏。 再给创作的节奏加上音高。 将创作的旋律进行重复。 将创作的旋律进行模进。 课堂小结 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 拓展了解 板书 乐曲欣赏与简介 作者介绍 教师范唱 思考回答问题 重复与旋律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