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对策

来源:刀刀网
2012年第11卷第4期建筑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对策研究

□徐加军

【摘

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规模及数量急剧增长,由此带来了建筑工程事故频繁发

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失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失控;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徐加军(1976.11~),男,江苏建湖人;淮阴师范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由于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队伍膨胀过快,建设工程质量已经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尽管一些工程建设者努力提高工程的质量,并在一些建设项目中创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质量,但从总体上分析来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对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既要看到提高,也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所有参与建筑活动的各主体的质量意识提高了,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整个社会全面行动起来,协调一致地搞好质量控制,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规范化、经常化,从整体上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注重发挥

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社会的监督作用,

范,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营

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现代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会计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的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要明确,避免审批人员、

多个岗位一人承担,并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优化会计环境。对重大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应当明确。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在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上严格遵循内控体系,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监督有能相互协作还可以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会计从业人员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信息涉及面广泛、影响深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决策信息中心的重要位置,因此会计从业人员的

。“诚信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劣,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是总理给国家会计

学院的题词,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应成为这一准则的践行者和拥护者。市场经济依赖于规则,但仅有规则制定约束是不够的。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时,只有依靠道德教育才能不使得道德天平倾斜。强制性规范不能杜绝一切弊

二、建筑工程质量失控原因

(一)建设单位工作造成的失控原因。工程项目完成规划立项之后,建设单位编制的委托设计任务书就成为设计单位开展项目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果设计任务书对工程方案的要求、性质、工艺条件以及各项配套设施考虑不深入、不全面,以至无法向设计单位提供明确的设计要求,那么设计人员只能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按常规进行设计。工程建造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不便,甚至在某些方面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一份是否详尽周密的设计任务书就成为了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图纸的审定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委托设计之后,建设单位应该对设计方端的发生,必须辅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作为必不可少的补充。

职业道德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是对社会的一种公开承诺,它对职业者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法规的约束。会计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其职业生涯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财富和品牌。面对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道德下滑的境况,我们要强化措施、规范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塑造新形势下的会计职业道德,使会计职业道德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走出缺失和困惑的境地,

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黄勇.关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J].商业经济,2006

2.李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3.朱丹.新时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重庆2007三峡学院学报,

4.么利华.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D].东北大学,20085.王静.会计职业道德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6.翟政莲.新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山西2010财经大学,7.刘莉娜,J].企业家天地(理李思.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09论版),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2.11.4·227·

2012年第11卷第4期案进行审定,但这种审定往往只局限在建筑专业,只注重对建筑立面形象、平面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审定,忽视了对配套设施和使用要求的审定。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造成各种设施不配套以及设备位置分布不合理等等,造成实用功能的减弱。另一个质量失控的影响因素是建设工程的管理人员签

订的洽商变更不够全面。一般情况下,

洽商变更应该是施工图设计的补充,是完善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一些洽

商变更只顾满足局部使用的需要,忽视了设施系统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心不强,对图纸中不合理的内容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使这些设计失误转变成了工程质量的隐患。现场人员严格按图施工,使工程实现设计的要求是无可厚非的。一旦图纸中出现明显的设计失误时,及时提出和进行必要及时的洽商变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增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设计单位工作形成的质量失控原因。设计中各专业会审深度不够,未能实现专业间的很好配合,使得施工中各专业图纸相互矛盾,其中尤以设备专业与电气专业的矛盾最为突出。图纸中对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部位的做法缺少认真的实属处理,只按一般常规做法对待而引起质量问题。设计思想陈旧,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日益提高的使用要求,一个工程项目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这是衡量建筑功能的基本标准,所以要求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也应随之改进。

(三)施工过程形成的质量失控原因。项目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最终过程,施工阶段是质量控制管理的重点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失控往往直接形成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引起重大的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前缺少认真细致的审图,对施工图的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领会不深,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

以至形成错误的施工或把图纸上的错误带到工程上去。施工检查制度管理不严,尤其对于隐蔽工程,如不严格履行验收手续极易留下质量隐患。凡隐蔽工程的质量缺陷使用时很难发现,一旦形成事故又很难进行补救。因此,必须严格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未经检查验收之前坚决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建筑材料、制成品进场把关不严。工程质量实质上是设计质量、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的综合,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建材厂家、建材品牌繁杂不一,一旦使用不合格材料将引起严重后果。对某些有特殊施工要求的材料不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是保证

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尤其在初次使用某些新材料时更是如此。三、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

(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

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范围很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而且工程项目位置相对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1.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人是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建设工程是通过人的行为

·228·

来完成的。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

的人员影响的。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施工的质量。因此,在一项工程开工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质量规划、目标管理和质量检查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施工人员应该具

有精湛的技术和技能,

实行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都应按规定的工艺要求和技术要求来进行。在每道工序

完成后,施工人员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积极主动地配合质量人员检查,严格控制质量。质量检查人员必须尽心尽责,不得马虎,特别是关键部位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注重质量保证体系。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

质量标准越来越高,质量管理人员必须采取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相关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对过程质量质量的方针和目标提供保证,还要根据合同对所以业主提供保证。质量管理者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技术负责人为骨干,专职质量员和技术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以及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具体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加强对施工方法和环境条件管理。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对工程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方案合理性管理需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持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安排工序,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以及空间,保证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间歇。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相应的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保护措施,是控制环境对施工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二)工程重要阶段的质量监控。

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签订。严格按现行的招投标程序进行,确保招投标的严密性与公正性,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组织混入团队的情况。签订合同时各项条款内容需严谨、实际和细化,尤其是违约、索赔和争议条款,为后期出现的争议提

供理论依据,

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纠正和补充合同条款。2.施工方案的会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事关整个工程的实体质量和工程进度的进展。目前施工企业在工程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多是为应付施工技术

资料,这种施工组织设计脱离了现实状况,丧失了方案会审的意义和作用。实现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在工程进展中真正

起到相应的作用,

是现场管理工作者急需调整的必要任务。3.严把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关。现场工程质量把关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按照程序和行业要求进行,提倡保留关键点摄像资料的做法,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达标下道工序不开工的控制原则。

4.竣工资料的审核。资料管理在很多工程管理当中是一个弱项,最终的施工技术资料审查只是表面上的控制,与现场脱离,某些工程建设中的实质内容无法表现在资料当中,甚至伪造保证项目内容,缺乏资料的真实性。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2.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